博王後默然,過一時說:“要不我在宮裡想想辦法,去問問老太妃的意思?”
博夫人聞言,頓時喜笑顔開:“若真能如此,那真是再好不過。”
博王後笑了笑:“我知道了,那姑姑請回罷。有了準信,我再送到府裡去。”
“那就麻煩娘娘了。”博夫人答應着站了起來。
****
送走了姑姑,博王後回身坐下,一時默然。環銮送了茶來,低聲問道:“娘娘真的要去找老太妃?”
博王後仰頭看着大殿的金頂:“彤兒不願回去,姑姑前後又提了幾次,我不能再拒絕下去。”
環銮無言。她是陪嫁入宮的侍女,這麼多年陪在博王後身邊,知道王後的不易,可這畢竟是王後娘家的家事,她不能多勸。
晚間,高盛宮後殿東次間裡,燭火熒熒,高昌王靠在引枕上,持卷觀書,博王後端了一盞溫湯,輕輕放在了案幾上。
高昌王放下書,臉上有笑:“兩個孩子睡着了?”
“睡了。又說又笑地鬧了半天,到底是睡了。”博王後笑道。
兩個孩子性子都養得嬌,從小晚上睡覺要她陪,累歸累,可她從不覺得煩。
博王後在榻上坐了下來,已經到快要安寝的時候,她頭上钗環已卸,一頭秀發披在腦後,燈火中自有一種溫柔。
高昌王原本看着書,忽然心有所感,移過目光,靜靜看向王後。
“怎麼了?有心事?”
“沒有。”博王後回過神來,笑了笑。
高昌王自有推測:“今日博夫人入宮了?”
不知為何,每次丈夫提及姑姑,博王後總有一種淡淡的不自在。她一時遲疑。
見狀,高昌王明白自己的猜測不錯:“又為了什麼事?說罷。”
“為了彤兒的婚事。”遲疑間,博王後終究開了口。
“她看上了誰?”高昌王問。
這個她,不用詢問,博王後也知道指的是姑姑。這樣的問句總似乎有言外之意。她垂下眼睛,說:“慶親王。”
慶弟?高昌王想了一回,微微颔首:“想的倒是不錯。”
博王後有些訝然,擡頭正要仔細看丈夫的表情,高昌王又問:“那她想要什麼?指婚?”
“并不敢奢求讓大王直接指婚。姑姑隻是想,是否能請老太妃出面,為慶親王親選王妃,如此好讓彤兒試一試,看看是否有機會入選。”博王後看着丈夫說。
高昌王點點頭:“如此考慮,倒難得周全。既如此,那你就去見見老太妃,我想太妃估計不願親自出面,她若同意,少不得你來操持。”
博王後沒想到丈夫能答允得如此順利,實在是意外之喜,不由連連點頭:“大王放心,若太妃同意,自然由我來操持。”
困擾了一日的事情終于得以解決,博王後可以放下心了,可不知為什麼,心裡總仿佛有個聲音,鼓吹着讓她問一問,于是她遲疑一時,終究問道:“姑姑為彤兒的婚事如此打算,大王…不怪嗎?”
說起博夫人,高昌王搖頭一笑,不過,“博夫人雖然一向心大,可作為姑姑,為侄女尋覓良人,操持婚事,倒不算為過。”
又說:“明日就去找老太妃說罷。就說寡人不忍見慶弟蹉跎,也不忍見老太妃長年憂慮,若老太妃想為慶弟挑選王妃,寡人允可。”
博王後靜靜看着丈夫。她聽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她說不清此刻自己心中洋溢的,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高昌王同樣看着博王後。成婚八年,當年那個夏日驟雨連廊上的羞澀少女似乎已經遠去,又似乎從未走遠,依然羞怯,依然溫柔,依然如一朵山茶花,粉嫩,嬌豔,半垂花枝半含羞。
他輕輕拉住了她的手。
博王後看着兩隻交握的手,眼中莫名有些淚意。她起身坐在高昌王身後,輕輕伏在了丈夫的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