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學校有的時候會邀請一些校外的文藝表演組織進校舉辦演出,雖然負責演出組織工作的是校藝術團,但是校學生會的成員想要參加的話,也不是不行。
當得知會有話劇團的人進校表演之後,方岚竹就打定了主意要站在演出廳的門口負責簽到工作。
不知道紀如斯會不會來——這是他腦子裡的第一件事情。
其實隻需要在□□上問一句,或者旁敲側擊一下,裝作不經意地說出“好像這周六學校有表演”這種話去試探,大概率能得到那個人的明确的答複——去,或者不去。
但是很莫名其妙啊,方岚竹别扭地想。
有一說一,他跟紀如斯的關系并不是很熟,突然問他要不要去看表演,會讓人覺得很奇怪吧?萬一讓人誤會他想跟他一起去看怎麼辦?紀如斯肯定會拒絕的吧?
所以還不如設計在門口偶遇,到時候裝作驚訝地問一句:“原來你也在這裡?”,然後就能順理成章地聊上天——顯然這樣更能夠促進兩個人的關系發展。
方岚竹計劃好了一切,就等周六表演開場。沒想到當天他接到了來自顧銘的一個電話。
顧銘是負責指導他們班級的直系學長,身為班長,方岚竹跟他的聯系自然更多一些。而且顧銘也是校學生會的,雖然不在一個部門,但是他很願意給自己的後輩提供建議和指導,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都是一個很受學弟學妹歡迎的學長。
而且學校開展的創新創業項目,如果沒有學長學姐的介紹,也很難參與到好項目裡面,所以方岚竹自然是廣撒網,收到了不少詢問和邀請。他從不擔心自己會被拒絕,畢竟選擇有很多,最差的結果也不過是劃水,但是這不妨礙他綜合考量所有項目的課題水準以及指導老師的水平,再結合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方岚竹精心選擇了三個創新項目,湊巧的是,顧銘所在的項目也在其中。
于是順理成章地,他和顧銘待在了一個課題組,顧銘還将他介紹給了課題組的指導老師——也就是他未來的研究生導師,方岚竹漂亮的成績單和履曆得到了老師的認可,可他并不想這麼快就下定論,所以面對有意無意的試探,他通通擋了回去。
也不知道顧銘打電話給他又想說什麼。
方岚竹想學習紀如斯的冷處理方式,可顧銘到底幫了他許多忙,猶豫了一會兒之後,他還是接起了電話。
“岚竹,”顧銘溫和的聲音從聽筒中傳出來,“今天晚上我有一個聚餐,來的人.......都是學校裡很厲害的學生,是老師組織的,不過他今晚不會來參加,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今晚?
方岚竹心道這個時間可真是不湊巧,他今晚有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