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陳思華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他跟着他的母親改嫁,有了一個異父同母的妹妹。
因為是家裡的長子,他理所當然地要自己照顧自己,母親和繼父的注意力幾乎都在更幼小的妹妹身上
時間一長,陳思華連自己的母親也不太親近了,一心一意地撲在遊戲和學習上。
他打遊戲有點天賦,任何類型的遊戲很快就能上手,上了大學之後,他就靠接單子賺一些零花錢。
認識紀如斯是在一場排位裡面,他打低階單子,玩擊球手排到了一個會倒在窗口的心理學家,在多次博弈之後,這一把他們赢了,賽後他看了一眼心理學家的名字——如斯,跟他的id名如秦很像,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情侶名。
下一把,他們又排到了一起,如斯依舊玩心理學家,陳思華默默地換上了能夠跟心理配合的角色——病患,也就是遊戲中心理學家的官配。
他們依舊很默契,依靠着情侶的特殊技能,兩個人足足溜了四台機,最終赢下了這一局排位。
更令陳思華驚訝的是,如斯主動給他發送了好友申請——盡管事後紀如斯解釋說是點贊的時候誤觸了,陳思華也依舊記得自己當時内心的喜悅。
交換了聯系方式以後,他們很自然地就成為了雙排隊友。
如斯說話的聲音很好聽,像泉水一樣清澈溫柔。他也很可靠,每當陳思華向他訴說煩惱的時候,他都能夠給予恰當的建議和安慰。他填補了他人生中引導者的空缺——這本應該由他的父母來承擔,以至于陳思華一直很依賴他,但是後來當他知曉如斯身體不好的時候,「想要照顧他」這樣的感情突然就如海綿般膨脹起來了。
但是如斯已經有一個能照顧他的戀人了,這個事實有時候會讓陳思華覺得挫敗,他也不知道為什麼,莫名覺得自己被人搶了先機,再一問,他們大學的時候就認識了,陳思華開始遺憾自己為什麼不能早點出生。
他試探着問過如斯:他的對象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抱着一種以嫉妒和不甘心為主導的複雜情緒聽着電話那頭帶有笑意的描述。
是一個很細心的人,能力非常優秀,什麼都懂,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完美地解決,對自己要求很高,但是意外地很會照顧人,會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簡直就是完美戀人,陳思華心想。
那時他想他是喜歡如斯的,但是這種喜歡更接近于弟弟對兄長的愛,朋友之間的喜歡,隻是他比其他人更多了一些占有欲罷了。
後來紀如斯分手了,陳思華一邊感到抱歉,一邊忍不住因為這件事情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一塊美味的餡餅直接從天上掉了下來,他毫不遲疑地撲過去,用牙齒緊緊咬住。
17
挂完水後,紀如斯的體溫降了一點,但是半夜又燒了起來,陳思華很慶幸自己留了下來并且定了鬧鐘,及時地發現了他的不舒服,又給他喂了藥,等他徹底退燒了才回到客廳的沙發上休息。
第二天紀如斯醒過來的時候已經十二點多了,他睡了一身汗,衣服黏在身上,被子裡也是濕的。他精神好了很多,身體中的疲憊和難受也緩解了,雖然還有些暈乎乎的,但這些都是病愈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