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家和粉絲的爆肝力度遠遠超出了官方和沈玉溪的預期。
原本她們還以為至少要等到攻略書上線後一段時間,才會有你玩家解鎖所有的彩蛋劇情。
而且更絕的是,就在"秋憶"的禮服彩蛋釋出後不久,便收到了國際頂尖品牌設計師的公開回應。
芭莉是服裝品牌"哈密絲"的首席設計師,
作為哈密絲的設計師,她的設計風格偏向奢華與優雅,是很多達官顯貴會在正式場合選用的服飾。
也因此作為歐洲頂尖設計師,芭莉一直是居于設計師行業金字塔頂尖的存在。
她之所以會得知沈玉溪和"秋憶"的事情,是源于其亞洲客戶的分享。
作為居于世界頂級服裝品牌,她們自然會在對自身設計保有自信的同時,去盡可能的收集一些大客戶的反饋。
其中便有最近在東煌引起熱議的"秋憶"。
事情的起因是源于國際市場品牌對東煌傳統文化認知的偏差。
在大多外國人眼中,形容東煌元素的"傳統"二字比起曆史的風韻,更像是一種老舊的代表。
對于沒有經曆過東煌文化熏陶的外國人而言,他們根本無法共情那種曆史文化的厚重。
這也導緻很多世界頂尖品牌在推出東煌元素設計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陳舊"甚至"另類"的怪異。
而沈玉溪的"秋憶"則完美規避了這一問題。
明明也使用了東煌的傳統工藝,但在"秋憶"的給人的視覺觀感卻是現代化的優雅。
她将東煌的刺繡技法與婚紗進行了完美的調和。這也直接打破了大衆對中西式服裝元素難以相融的刻闆印象。
一時間很多東煌網友都在聲讨,說那些外國品牌就是單純打着東煌風的名号割韭菜做樣子。
這是很多外國設計師這段時間經常被記者還有東煌老客戶問到的問題。
芭莉也是其中之一,不過作為一個鮮少設計外國文化的設計師,一向強調品牌經典元素的她并不覺得這個問題和她有什麼關系。
而且相較于所謂的設計元素,她更在意的其實是那套"秋憶"本身。
因為以她作為設計師的經驗看來,"秋憶"這套禮服完全有資格得到高定禮服的認證。
至于主持人還有觀衆口中,沈玉溪未能通過這套禮服取得成功的原由。
芭莉覺得大概率是源于沈玉溪發展方向的問題。
高稀禮服的确難得。但作為過來人,她非常清楚高稀禮服誕生的原理。
一套高稀禮服的出現的确是認證品牌的前提,但問題是品牌的認證絕不僅僅是一套高稀禮服所能締造的。
沈玉溪在婚紗,也就是大禮服領域的确有她的兩把刷子在。
但問題是打造品牌就像是蓋房子。沒有合适的地基怎麼可能建出高樓大廈。
沈玉溪的那套"秋憶"就像是一座空中樓閣。
她在沒有任何經濟壓力的情況下,靠着童年的技術傳承,用大量的工期不斷精修出了一套足夠驚豔的禮服。
這個過程讓她心無旁骛的得到了一個很好的鍛煉。
但又了高稀禮服的她卻并沒有累積到足夠撐起一個品牌的設計。
這也是沈玉溪這種個人設計師最常遇到的情況。
大品牌為什麼要招收那麼多的設計師,那些擁有設計能力的頂級品牌主理人,難道就不希望自己品牌禮服全部都是自己的設計?
很多人以為品牌招收設計師,是對原有設計師能力的補充。
作為首席設計師她不否認這種情況的存在。
但也有很多設計師,是為了維系品牌作品的發表周期而做出了取舍。
一個設計師的精力是有限的,正常來講每年甚至每季的高稀禮服,就已經足夠讓品牌的首席設計師殚精竭慮。
然後就更不用說那些平日裡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出售的基本款式了。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設計師明明有着很強的設計能力,卻并沒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樣去進行商業化的原因。
很多小衆品牌雖然收入有限,但卻也有更多的時間去打磨自己的作品。
至于沈玉溪之所以會在男裝領域達标,則大概率是因為她已經在男裝這邊累積了足夠的設計。
婚紗成本太高太繁瑣,但在男裝這種拼巧思拼質感的領域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所以當她真的全身心趕制出那套高定後,有着足夠設計儲備的"定格記憶"便自然而然的得到了認證。
畢竟說到底一張R卡再怎麼重組也整不出一張SSR。
這是芭莉在采訪中對沈玉溪的評價。
她沒有絲毫掩飾對沈玉溪的認可,而這種認證的方式也得到了一衆品牌的認可。
畢竟無限制的私人品牌好出精品這件事在圈内已經不算什麼稀罕事兒。
承認人家是天賦技藝雙修的天才,總好過繼續擔着"糊弄消費者"和"割韭菜"的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