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快!前方有彈幕預警[七零] > 第13章 013

第13章 013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1973年4月21日,八五一零農場黨委和雞東縣ZF召開追悼大會,黑省G委批準追認數百名知青和邊民為烈士。

烈士家屬坐着拖拉機前往連隊,隊伍中有一個小孩,她是姜迎娣的妹妹,姜盼娣。

姜迎娣同志犧牲的消息傳回姜迎娣老家,姜迎娣父母隻關心烈士家屬的身份能讓他們從中獲得多少好處。

廠青年辦公室詢問他們是否前往北大荒送姜迎娣同志最後一程,他們表現的相當冷漠。

一個小女孩抱着一個老舊的餅幹盒子坐在廠青年辦門口哭,裡面有半盒信。姐姐承諾餅幹盒子裝滿信的那天,就是姐妹倆相見的日子。

廠青年辦科長帶小女孩輾轉幾輛牛車,終于坐上了火車,成功抵達北大荒。

一路的見聞讓烈士家屬深切感受到知青創造的奇迹。

他們親人信中曾寫到北大荒荊棘斷道、荒原沼澤,如今已經修了到連隊的公路,目之所及皆是農耕區。到了連隊,他們跟随連隊知青走一遍他們親人的走過的地方,親人信中寫的拉合辮子房變成了現在的青磚瓦房,信中寫到的冬天戴狗皮帽子睡覺,早晨身體被白霜覆蓋,變成了現在光着膀子睡火炕。

山下,卡車上搭了兩架梯子,知青們擡原木登上梯子。

山上的喊山響震天地。

原來征服這片荒原、沼澤從來不是機械,而是随處可見的紅色。

各行各業生産任務緊,烈士家屬無法久留,當天傍晚帶走了親人的遺物。

工作中的知青停下來,用力揮舞紅旗,不知道跟戰友的家人道别,還是送戰友最後一程?又或者兩則都有。

“早起三點半,歸來星滿天;啃着凍馍馍,雪花湯就飯;吃苦為人民,樂在苦中間……”①

兵團日報記者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幕。

戍邊是每位兵團知青的使命,除了生産任務,他們每月還有訓練任務,農忙月份除外,包括射擊、投D、刺殺、爆破、土工作業、“三打”、“三防”。②

去年冬天,二連還參加了千裡野營拉練。

二連完成了成産任務,離春種還有10天,陸連長決定帶他們到外邊訓練。

陸連長腳上的傷還沒痊愈,畢指導員帶知青們到一座無名山上拉練。

隊伍被畢指導員分成紅隊和藍隊,藍隊手持手(木倉),在紅隊的追擊下,隻要有一個人活到下午四點,全隊勝出。

彈倉裡裝的是訓練子彈。

紅隊席地而坐,嘴裡叼着草,時不時拍一下蚊蟲,在心裡默數:“1、2、3……”

不對勁!

四月底了!蚊蟲多了起來!藍隊藏草叢裡,就算他們能忍,也決忍不了五分鐘,就要連滾帶爬嗷嗷叫跳出來!

這都過了半個小時了,草叢不見任何動靜!

不會是他們為了赢,硬憋着吧!

如果叮咬嚴重感染了疾病,會死人的!

紅隊一骨碌爬起來,背上(木倉),喊:“李文珍、馬蘭、宋延安、牛建設……”

“你們還清醒嗎?如果清醒,趕緊出來!”

“這隻是拉練,沒必要這麼認真,你們出來吧!”……

無論他們怎麼呼喊,隻有這座大山回應他們。

因為對藍隊的情況一概不知,紅隊腦補了各種藍隊深陷危險中的場景,眼淚在眼眶中打轉,漫山尋找藍隊的身影。

五個小時前,畢指導員給藍隊半個小時商量對策,半個小時到了,藍隊四處散開,指導員也不知道藍隊躲藏在什麼地方。

紅隊近千人,藍隊三十個班,搜山四個鐘頭,竟沒有找到一個人,十分不正常。

三十個班好似人間蒸發了,畢指導員一邊帶人繼續搜山,一邊讓通訊兵立即回連隊,給營部去電話,彙報這邊的情況。

在一旁焦急等待的陸連長等通訊兵彙報完情況,拿過話筒,向營長申請使用子(弓單)。

陸連長不顧通訊兵阻攔,拄單拐帶上一批子(弓單)離開連隊。

成營長給分場部去了一個電話。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