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照到東宮正殿時太子還未到,他隻得老老實實候着。
将死之人,也不怕什麼規矩不規矩了,他在正殿四處繞來繞去,觀賞牆上挂着的書畫。
有一幅畫格外不同,不似其他畫作喜歡繪盡繁華之象,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那幅畫叫《千裡餓殍圖》。
看這畫作,是有些年頭了。看來當年的太子殿下,也算是個勵精圖治,悲憫衆生的主兒。
也不知道,這些年朝堂紛紛擾擾,把他磨圓了沒?
正看着畫,太子殿下突然進來了。
蕭照這次所幸也不跪了,隻是彎個腰作個揖:“臣喀沁質子蕭照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的“免禮”還未說出,便看到蕭照站直身子和他四目相對。
“蕭世子好手段,本宮佩服。”
“承蒙太子誇獎,蕭某萬不敢當。”嘴上是恭敬之語,面上卻毫無恭之意。
“你受得起,當年你入京為質,空手而來,隐忍卑躬,窮得靠偷盜度日。短短幾年,便能培養出自己的勢力,拜太傅為師,精通四書五經。如今手下的翰璃學宮已有江湖第一大幫的雛形。”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蕭某不想在這京都任人宰割,不知所思所做,何錯之有?”
太子不怒自威:“本宮自認為從未虧待過你們這些外族質子,可你們呢?表面忠心馴順,暗地裡卻加倍反叛。暗流湧動,比之疆場,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殿下您口口聲聲外族人,又何曾把我們這些子民當作是自己人。”蕭照看破說破。
“本宮是真心厚待你們,隻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曆來所有的異族都是忘恩負義,反複善變,本宮不得不防。”
蕭照大笑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明明是你們中原人自以為是天下正統,中原中原,自以為是天下中心。偏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覺得周邊鄰國是你中原的藩屬,偏要萬邦來朝,走到今日,又怪得了誰呢?”
“可如今,大淵并無吞并異族之心。可你們卻表面臣服,暗地裡圖謀大淵疆域。”
“太子殿下,這正是我們這些外族人心中的大道,身為一族子民,誰不想讓自己的族人過上好日子,誰不想開疆擴土,誰不想住在魚米之鄉,不用忍受朔北風吹雨打。我們可以對不起殿下您,但是不能對不起我們的母族。”
良久,太子殿下感歎道:“天下本無事,外寇自擾之。本宮還是希望大淵和諸國重修舊好,百姓免于戰亂。”
蕭照一怔,太子這是,不打算殺他了?
“殿下,事已如此,強扭的瓜甜不了,你還不如直接殺了我。”
“強扭的瓜再苦,也不會比百姓的日子更苦了。本宮不會殺你,但也不會放任你胡作非為。”
明确聽到太子不會殺他時,蕭照的心裡松下了一口氣,語氣也開始恭敬起來了。
“殿下想做些什麼?”
“自今日起,你一日在學宮講學,一日做本宮的護衛,如此周而複始。你要有一半的時間待在本宮眼下,本宮才會對你放心。”
“殿下,臣一個外族質子,日日跟在您身邊,怕是不妥吧?萬一哪天您有個三長兩短,臣可就首當其沖,萬死難辭其咎。”
太子殿下想了一會,覺得甚是有理,便說道:“确實,你一個喀沁質子,跟在本宮身邊确實不合适,這樣吧,本宮會請好的刀兒匠為你淨身,屆時,世間不再有蕭質子,隻有蕭公公,旁人便不會再有任何非議了。”
什麼,淨身,蕭公公……蕭照的腦袋嗡嗡的,人生第一次如此驚慌失措,他趕緊跪下磕了個響頭。
“臣蕭照,願做殿下的護衛,誓死護衛殿下,寸步不離,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太子強忍笑意,淡淡說道:“蕭護衛不必多禮,快快請起,明日記得按時來當值。”言罷,便拂袖而去。
蕭照走時,又看了看那幅《千裡餓殍圖》,或許太子殿下一直未變,一直都是那位宅心仁厚的主子。
絕對的權力能讓人忘記初心,殿下的初心,竟絲毫不受權力糾纏利誘,真是個癡人傻人。
回到學宮,蕭照打開房門,桌上還有未臨摹完的《蘭亭序》,一日之内,筆墨依舊,蕭照卻是心境大變。
蕭照趕緊将《蘭亭序》草草收好便束之高閣,渾然忘卻了兩個時辰前誓死都要習字的那份決心與熱忱。
原以為,若能活着回來,那第一件事便是把這些字寫完。可真的活着回來了,最想做的事居然是繼續收服人心,蕭照啊蕭照,你真是狗改不了吃屎,他在心裡暗自嘲笑道。
欲成大事,人心至關重要,必需要讓學宮諸生死心塌地順從自己。
蕭照立即開始給諸生講學,多是尊師重道的“肺腑”之言,而後又告知大家,自己有要事在身,以後他隻能隔一日到學宮講學。
原以為諸位弟子心中會有不舍,沒曾想,大家一聽到以後會少一半的書讀,一時都壓不住嘴角的笑意。
看來再好的先生也是不讨弟子喜歡,蕭照在心中感歎。
沒過多久,學宮便有人來傳話,阿勒齊在醉仙樓大吃大喝卻不付賬,已被樓裡的夥計扣下了,要蕭照快去拿錢贖人。
蕭照不以為意,一再堅持要給弟子講完學再去贖人。心裡盤算着,多扣他幾個時辰,讓他長長記性,看以後還惦記不惦記這大魚大肉了。
諸生:???講學并不重要,先生還是早些把阿勒齊接回來吧!!!我等對六經也不是非聽不可。
傍晚,蕭照姗姗來遲,将阿勒齊接回學宮。
“什麼,太子居然沒殺你,還讓你當他的護衛。”阿勒齊不敢相信,尋思着自己今日也沒喝多少,怎麼就醉了。
“或許,這也是他收服人心的手段。”蕭照給出了一個解釋,比起太子仁厚,他更願相信太子是有所圖謀。這世上,慈不掌兵,怎會有上位者真正慈悲心腸呢?
換做旁人,在朝局裡如此天真,一點點不殺之恩便對主子感恩戴德,忠心不二,十條命都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