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笑東宮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非皇陵祭祖此等國朝大事,一般太子出宮都是乘坐尋常車架,今日亦是如此。

可整駕馬車的氣氛卻不可同日而語,怨氣萦繞,拉車的馬兒都不安地踢踏着蹄子。

于門房候着的車夫涼茶還沒喝完就又侍候着殿下回宮,待殿下上車,轉身往車轅坐的功夫給了長林一個詢問的眼神。

長林微微搖頭,自己坐在車轅另一側示意啟程。

馬車穩穩前行,不一時便出了巷子駛入主街。

車轅上的兩人大氣都不敢出,蕭昱獨坐在車内,出宮時至于膝上的盒子早已撇到一邊。

街上行人如織,遠遠見馬車駛來,如流水般早早退至旁邊讓路,時不時對着馬車指點低語。

透過車窗竹簾看到此景,蕭昱呼出一口濁氣,拈了拈衣袖靠在車壁沉思。

原以為是表妹上謝府找麻煩,現在看來倒是他想岔了,隻是表妹托蓁蓁給他遞信······

謝蓁蓁不明白好端端的說着話呢,蕭昱怎麼就突然不對勁兒,不讓她當信差也就算了,怎麼還發脾氣,她又沒招他惹他。

一想到蕭昱臨走前那“兇狠”的眼神,謝蓁蓁抱着胳膊打了個寒顫,心有餘悸卻還是揣摩道:“莫不是嫌我不太啰嗦?”

“還是覺着我多事,惱怒了?”

······

沒能猜透蕭昱為何生氣,謝蓁蓁丢在一旁不管了,卻是吩咐準備車架,她要出趟門。

還在禁足期,下人哪會聽她命令,不得已謝蓁蓁隻能往主院去。

莊氏耐不住女兒死磨硬纏,又聽是找秦家六姑娘說話,松了口,隻是女兒出門後與貼身嬷嬷念叨:“不是說秦家未定親的姑娘去靜塵庵祈福麼,也不知何時走。”

那日宮門口秦六說話很是難聽,隻是有太子背書圓場,再者秦家門第擺在那兒,她沒打算多計較。

且說昨日秦六來家最先到主院道歉賠禮,聽說與女兒也是交談甚歡,因此莊氏也沒打算攔着女兒不與人來往。

“回夫人,是今兒,奴婢聽說秦家車馬早早就出城去了。”

莊氏愣怔:“怎的方才不提醒我······”對上心腹嬷嬷的神色,搖頭失笑:“她才禁足幾日,你就心疼她了?”故意不提醒,借機讓女兒出去散心,唉,看來她這做親娘的要白臉唱到底了!

謝蓁蓁出府往秦家去,無他,既然已經答應幫秦六當信差,眼下蕭昱那厮雖将準備送出的東西拿了回去,暫且不管蕭昱是何打算,她總得有始有終。

就今日這出,得給秦六說一聲,免得兩人日後因着她産生誤會。

謝蓁蓁自覺不能當打散鴛鴦的棒槌,蕭昱前腳離開,後腳她就出門。

隻可惜,沒能見到秦六,承恩公夫人倒是見了她。

謝蓁蓁始終堅守信差的操守底線,終是未将秦六與太子書信往來的事兒透露半分,即便面對的人是秦六的親祖母、太子的親外祖母,隻道來尋六小姐說話解悶。

自承恩公夫人口中得知秦六去庵堂給長輩祈福時,謝蓁蓁很是驚詫,不過她也知曉輕重,向承恩公問安後便告辭。

出了秦府上馬車,才蹙起眉頭思索。

“好端端的,秦六怎麼去庵堂了?”

陪她一道出門的是侍琴,将自己聽到的秦府消息說來,“奴婢聽說承恩公不大好,秦家兩位小姐定親,四小姐、六小姐和其他幾位未定的姑娘皆去靜塵庵為承恩公祈福······”

青松拙樸,主幹歪歪斜向院門方向卻不失遒勁,針葉蒼碧聚攏如翠冠,“啪嗒”落子的聲響不時自樹下響起。

雖說已是認命,可到底略有不甘心境難平,秦德音命人擺了棋盤,自己左右手對弈。

往日還可一博的棋局,今日卻是遲遲難以落子。

秦德音将捏着的餘子丢入棋罐,手肘支石桌撐着臉琢磨日後的路該如何走。

秦乃大姓,若要細細追溯,她家祖籍在齊魯地區,漢時遷族關中居扶風茂陵,不過那都是千年前的遷居族史。

自族譜中老祖宗算起,自家一脈遷居京城也就三百年,經兩姓王朝變更,于塵世跌宕起伏,前朝末期已經算不上大世家,重振門楣也就當今即位後。

以往習族譜時,秦德音還覺着是曾祖、高祖之輩秦氏沒有出彩的弟子,以緻家族沒落,經此次她和家中姐妹親事變幻,方才琢磨透“大族傳承不在于盛而在于傳”之精髓。

曾祖、高祖輩秦家勢力名聲皆不顯,不見得是族中弟子落黜,極有可能是當時前朝政令混亂朝綱不振,各地勢力崛起,為保存家族實力傳承藏巧于拙而已。

若非如此,後來事關家族的樁樁件件大事都很難解釋得通。

太祖皇帝起事圍攻京城時,前朝末帝棄城出逃,堅守京城的朝臣和世家炒作一團,京中百姓惶惶不安,鹽價糧價更是連日飛漲。

祖父帶頭遊說京城各方勢力投誠,主動打開城門以免戰起傷亡,後來又将姑母許給不大顯眼的四皇子,及至四皇子登基,家族又重回京城一等世家名列。

四皇子登基,姑母順理成章榮登後位,祖父得封承恩公,家族不可謂不榮耀,隻是祖父想秦家再輝煌百十年的願望如今是落空了。

皇後姑母雖隻得一子,可承襲祖制被立為東宮太子,其他幾位皇子還未封王,可皇上姑丈從未表現出親近看重哪位皇子的意思,故而太子表哥的位子極是穩固,無意外的話,皇上殡天後就是表哥登基。

往年祖父大伯父親對表哥的支持多在拉攏朝臣,壯大表哥在朝堂的勢力,自表哥被立為太子,祖父便開始籌劃往東宮後院塞人。

秦家能出一位太子妃最好,若是太子妃無望出個側妃也成,日後太子登位最差也能于四妃位中占一席,可保娘家母族百十年尊榮不衰。

隻是不曾想,姑母沒從母族選兒媳的意願。

秦德音對此卻是想不明白,明明此前姑母很喜歡她,時常着人接她進宮說話,若是沒這等意思,緣何······

“六妹好雅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