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傳來周慎的聲音,她聞聲回望,隻見周慎策馬向自己奔來,一手拿着長槍,一手伸向自己。
在昏暗的夜色中,掉落在地的火把跳躍着光,橘黃的光打在他的身上,卻照不清他的面龐。
濕漉還未幹的發絲随着動作揚起,從發間滴落的水珠劃過他的臉龐,滴入微敞的領口。
原本一直隐藏在圓領袍中的紅繩,從領口墜落,在空中搖晃。
那是一枚玉質的觀音小像。
柳憶南一把抓住周慎的手,周慎輕松一提,就将柳憶南拉上了馬背。
她上馬背的一瞬間,就抽出馬背上别着的弓箭,回身拉弓射向身後追來的士兵。
額前的碎發在風中模糊了她的面容,但模糊不了她異常明亮的眼眸。
身後追來的士兵僅看着她的眼睛就萌生了退意,更是在一聲聲呼嘯而過的箭矢聲中,從馬匹上摔下。
再掙紮起身後,眼前便沒了兩人的身影。
待到二人走遠後,郭子昂才姗姗來遲,在馬匹上低頭睨向倒在地上呻吟的士兵。
有傷的不重的折斷手臂上的箭柄,撕下衣擺的布條止血,接着欲上馬追去。
“不必再追,先帶受重傷的幾個回去醫治。待我禀明唐大人後再另尋一隊人馬追。”
聽到郭子昂的話,幾個上馬欲追去的士兵皆是一愣,相視幾眼。
他們并不全是郭子昂的兵,其中兩個是唐慶節的親兵。出發前唐慶節可是說要不惜代價追回賊犯。
雖然他們聽到受重傷的弟兄們也在哀嚎,但是快到手的獎賞也讓他們有所猶豫。
“他們兩個人都能把你們傷成這樣,現在你們幾個追過去不就是送死嗎。還不趕緊救弟兄們。”
那幾個士兵聽到郭子昂這樣說也紛紛覺得他說的有理,便沒有再追,下馬救受傷的其他人。
郭子昂看着柳憶南二人逃走的方向,喃喃道:“接下來,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兩人策馬跑出十幾裡地,見身後沒有人再追來,柳憶南勒住馬缰。
“馬跑不動了,我們接下來走着吧。”
二人翻身下馬,今晚月色尚好,縱使沒有火把照明,也能隐約看得清路。
柳憶南擡頭看向空中挂着的月亮方位,眯着眼思索了片刻。
“離日出還有些時辰,我們先找個地方将身上的衣服烤幹,不然着了風寒就不好了。”
從水中出來,馬不停蹄地逃離追殺,現在停了下來,秋風吹過便泛起了刺骨的寒意。
柳憶南一拍馬的屁股,馬便朝着他們跑來的方向回去。
沒想到走了還沒多久,就在路邊隐約看到幾個躺着的身影。
柳憶南和周慎相視一眼,二人均是輕手輕腳地靠近,但是那幾個躺着的聲音并未發出半分聲響。
靠近後,柳憶南并沒有聽到呼吸聲,接着月光上前觀察。看到是幾個頭上蓋着彩繪麻布的屍體。
周慎心中一驚,拉住了欲再往前走的柳憶南。
“即是已逝之人,我們便不要再靠近了。”
這幾人頭上蓋着的彩布,上面畫着的圖案是逝者才會蓋着的,周慎雖然從未近距離觀察過,但是外祖去世時,他見母親縫制過。
但是這幾人頭上蓋着的确實粗糙,能看出來是草草縫制的。
“他們肯定還會派人繼續追殺,我們還穿自己的衣衫太過顯眼。我在考慮要不要同他們換一件。”
看到這幾人身上穿着的都是打着補丁的麻衣,也沒有入土為安,反而是草草的掩蓋在灌木叢中。
河東一代大寒,鬧了饑荒,許多逃荒的人都往河西跑。
沒想到這些人竟然直接過了定州,繼續往西走去。柳憶南想不出她們繼續往西的理由,在她印象中,饑荒時大多是往南走的。
“可逝者為大,我們這樣,會不會太……”
周慎面露難色,他并沒有直接反駁柳憶南,但是他很猶豫,畢竟是從屍體上扒衣服,一般人都沒辦法直接接受。
柳憶南也有些猶豫,蹲在一旁踟躇着,不知道該不該下手。
“活命重要,不得不得罪了。”
柳憶南下了決心,他們若是不這樣做,能不能活着去忻州都不知道,還在乎什麼。
她雙手合十,朝屍體拜了拜。周慎看柳憶南下了決定,便不再多言,和她一起拜了拜。
但是下決定是一件事,但實際動手又是另一件事。
他們二人盯着看了半晌,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就在柳憶南想要再做一下準備然後上手時,周慎先動手了。
她有些詫異地看向周慎,隻聽見周慎低聲說道。
“既然要做,便我來吧,你一個女孩子,就不要做這些了。”
柳憶南聽了周慎的話又是一怔,好像還沒聽過有人和自己說這樣的話。
周慎雖然也有些害怕,手抖着甚至解不開扣子,但還是盡力快速脫下第一個人的衣衫,解開自己的衣服欲給他再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