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盤點曆史,開局為始皇澄清謠言 > 第8章 焚書坑儒

第8章 焚書坑儒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秦始皇活着,可以威懾那些宵小,六國餘孽無人敢反,然而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始皇帝功績再如何偉大也隻是一個人,也有死亡的時候。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東巡時,駕崩于‘困龍之地’的沙丘行宮。沒有了始皇帝的震懾,區區一個不學無術的廢物秦二世胡亥上位,根本無力鎮壓那些心思詭谲的六國餘孽。在那些人不停的煽動和胡亥的變本加厲的壓迫下,有了陳勝、吳廣領頭,老百姓們終于忍無可忍的揭竿而起,大秦亡國的鐘聲終于被敲響。”

天幕上面說的很多事情,比如修直道、馳道,修陵墓等恰好是始皇嬴政正在做着的事情,他覺得自己做的并不過分啊?怎麼會讓天幕如此不認同呢。

嬴政委屈,嬴政生氣,可天幕中的女子根本不理他,而他也終于明白,天幕上的女子根本不是他以為的仙人,而是後世之人,雖然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看到從後世而來的天幕,但嬴政莫名覺得天幕上所說的居然有一點點的對?

大秦自秦孝公起行的便是《商君書》的馭民五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和貧民,主張弱化百姓,愚化百姓,讓民衆沒有自尊和思想,沒有空閑的時間去想,去做其他的事,這樣才能讓他們一心一意的為君王、為國家賣命。

可現在後世人卻說這樣的做法是錯的。

就因為秦國的馭民五術才使得百姓揭竿起義,秦國二世而亡嗎?

嬴政的臉上閃過空白和茫然的神色,他不确定的想,自己真的錯了嗎?

他是這片土地上第一個統一六國的人,他的前面根本沒有可供參考的模版,沒有現成的例子可以學,如何治理這樣一個偌大的王朝都需要他和朝堂上的大臣們一點一點的摸索,選出一個最合适的辦法來。再加上他現如今也不年輕了,死亡的威脅漸漸蔓延,感受着自己一日又一日的老去,處理政事的時候就難免會操之過急,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決策出來。

他隻是太迫切的想要鞏固大秦的江山社稷,晚膳這第一個王朝的制度,所以才會忽略了大秦真正的根基所在。

天幕下的百姓們或悲痛或麻木的聽着天幕中肆無忌憚的批評帝王為他們鳴不平,心裡委屈莫名。

終于有人給他們說話,為他們發聲呐喊了,他們隻是想太太平平的活着就這麼難嗎?

甯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說的就是他們啊。

隻要能吃飽穿暖,誰TM瘋了去做會掉腦袋的事?

“老百姓們一點都不傻,隻要能吃好喝好,就算那些想要謀反的賊人說的再如何天花亂墜,他們也不可能跟着去造反啊。他們雖然沒有文化,卻也不是傻子,無緣無故的跟着去送命為了什麼?就是因為家裡不斷餓死人,吃不飽也穿不暖,天天忍受天災人禍,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才會這樣,要是換成UP主,跟着造反也是早晚的事。”

李世民想到了他的表叔隋炀帝楊廣,濫用職權、縱容貪污、奢侈無度、重刑荒淫、濫用民力,為了自己享受絲毫不顧百姓的死活,最終遭到反噬被群起而攻,隋朝也二世而亡,不得不說也是報應。

而他就不同了。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荀子的名言十分的有道理啊。”李世民決定等宴會結束後再回寝宮翻一遍《荀子哀公》看看,做個吾日三省吾身。

“秦始皇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所以哪怕秦朝的所有都隻是昙花一現,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他做的一切都給了後世的帝王一個模版,百代都行秦政法,曆朝曆代總體來說也都萬變不離其宗的延續了秦朝的政策。所以後世不少人說秦始皇是暴君的言論,UP主真的不認同。”

“他在當時做的一切,修直道、馳道、長城等等浩大的工程确實是勞民傷财的,但不可否認也的确造福了後代子孫。至于陵墓和宮殿,咳咳,UP主覺得該停還是停了吧,實在停不了拿就不要修的那麼豪華奢侈,簡陋一點也能住不是?畢竟人活着也就睡那麼一張床,死了也就躺那麼一副棺材,陵墓修建的再豪華,陪葬品再豐厚,到最後不還是便宜别人了麼。”

黎蘇蘇說到這裡的時候語氣中帶着不置可否的幸災樂禍和些許遺憾,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她才能看到秦始皇陵被打開的地宮呢,真是想想就激動啊。

“秦始皇在史書之上雖然被冠以暴君之名,但他的功績是無可否認的。他是一個自古不曾出現過,未來也不會再出現的人。有這麼一句話用在這裡UP主覺得很合适:在你之後,還會有人看顧這片疆土,縱使時間過去千千年,萬萬年,肉身會死,靈魂會滅,但是這片土地上仍然會有繁衍和新生。他們都會記得你的名字,史冊會記載你,人們會歌頌你。就算曆史車輪隆隆向前,就算白骨成灰,秦瓦不存。因為你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華夏從不會忘記任何一個為他們砥砺前行的人。”①

無數的六國餘孽和對秦國恨之入骨的人氣的歇斯底裡,哀歎天道不公。

要說他們多愛惜百姓,懷念故國呢肯定是不肯能的,百姓算什麼,都是一群卑賤的草民,他們想要複國是想回到曾經統治他們的日子裡,至于這些草民,誰在乎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隻在乎自己的利益不被破壞。

就嬴政那個滅亡他們國家的暴君,也值得後世之人如此稱頌?後人之人莫不是瞎了不成。

百姓們覺得這一段話挺起來莫名的有股沉重,他們不是太懂,一個個交頭接耳,小聲的竊竊私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