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與劉邦手中兵力懸殊,堪稱天壤之别。劉邦的手中隻有十萬兵力,根本無法和麾下四十萬大軍,兵強馬壯的項羽抗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劉邦對上項羽就好像用雞蛋碰石頭,是自取滅亡之道。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在這生死攸關之際,張良挺身而出了。原來,同為昔日被秦國所滅的六國貴族之後,張良和項家的人一直私下有着聯系。
張良通過項伯得知項羽要對劉邦不利的消息,立刻就将此事告訴了劉邦,同時幫助劉邦策反了項伯。先讓劉邦對項伯做低伏小,假意誠懇的對項伯說自己起兵隻是為了求生,根本沒有逐鹿天下的野心。而後,表示願意與項伯結為兒女親家,以示自己絕無二心,對楚王忠心耿耿之意,一番唱念做打加真情實感的流露,也有可能是劉邦的演技太過高超,把項伯忽悠的一愣一愣的,硬是就這麼相信了劉邦的鬼話連篇,掉進了張良和劉邦設下的陷阱裡。
項伯這個二愣子就這麼傻乎乎的回了項羽的軍中,跑去對項羽說劉邦是真的沒有野心,讓項羽不要猜忌劉邦。而項羽這個四肢發達的,居然就這麼傻乎乎的相信了項伯的鬼話,眼睜睜的看着劉邦從自己手裡溜了出去,錯過了殺劉邦的好機會。
俗話說的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項羽會輸給劉邦固然有劉邦奸詐狡猾,和政治上的高情商在,但又何嘗不是項羽性格缺陷所緻,項羽對待軍情如兒戲,加之為人偏聽偏信,任人唯親,明明楚漢相争的時候,有數次殺死劉邦的機會,但他太過狂妄自大,最終招緻了殺身之禍。】
黎蘇蘇小時候不理解,為什麼項羽擁有這樣的大好局面,卻偏偏被他自己給玩蹦了,長大後才明白,原來終究還是先秦時期的階級思想作祟,讓項羽和昔日的六國貴族産生了那種以出身論英雄的觀念。
項羽那些人覺得劉邦充其量就是一個草莽,和他們這些六國貴族之後根本不能相提并論,在那個年代,打着旗号征戰天下的人都是貴族出身,包括項羽在内,他們都瞧不起劉邦,畢竟在那之前,還沒有出現過草莽征戰天下的。貴族出身的諸侯王們,對待劉邦那是一百萬個看不上眼,也就沒人覺得劉邦會是一個威脅,就這樣把他給忽視掉了,讓劉邦給了在暗處猥/瑣發育的機會。
劉邦:嘻嘻~,謝謝當年那些好人的忽視,朕才能坐擁天下啊!
項伯?!你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賬!!!
項梁氣的想罵人,但是此刻項伯不在他眼前,項梁隻能随意找個出氣筒,把在一邊生自己悶氣的項羽一把薅過來,厲聲斥道:“怎麼回事?你是腦子進水了嗎,居然就這麼信了項伯的話?”
對于項羽就這麼浪費了殺劉邦的大好機會,項梁簡直是心痛的無法言喻,不敢置信的質問道:“你就沒長眼睛嗎?劉邦是什麼樣的人你自己就沒看出來?這種注定不會屈居人下的心腹大患不早點處置了你居然還任他逍遙法外?!”
“你的武力值是用腦子換的嗎?項伯說什麼你都信?活該你輸給劉邦!!!”此刻的項梁整個人幾乎變成了怒火的化身,逮着項羽罵個不停,任是誰都無法想象武力值滿點的西楚霸王,年少時在叔父火山爆發般的怒火下是如何害怕的瑟瑟發抖。
項羽聽懂了黎蘇蘇的講述,此刻自知理虧,被叔父罵的雙眼泛淚也不敢逃竄,隻得抱着腦袋讓叔父發洩怒氣。
嬴政都沒想到項羽的大本營裡居然還有這種拖後腿的存在,愣了一下才下了結論:“項羽此人确實腦子有疾!”
換他處在項羽的位置上,對待劉邦此人必然是趕盡殺絕,不留後患。
一個手握十萬大軍,手下謀臣濟濟的人,說自己沒有野心,你信?反正他嬴政不信。
【項羽本人雖然沒有腦子,但是他的手下還是有聰明人的。項羽身邊有一個謀士叫範增,早年投奔項梁于薛地,項梁反秦起義時,範增就曾勸項梁立楚懷王後裔為王,後來跟随項羽參加巨鹿之戰,攻破關中,屢獻奇謀,被項羽尊為“亞父”。
不同于其他諸侯王對劉邦的不屑一顧,範增對劉邦的看法是極為複雜的,一方面,因為劉邦早年的形象和行為,給範增一種劉邦此人貪婪好色的感覺。但讓範增沒想到的是,在劉邦進入鹹陽宮後,他發現好色貪婪地劉邦竟然沒有被鹹陽宮裡的财富和美女所誘惑,這太不同尋常了,範增一下子就警覺了起來。而另一方面,範增早年曾簡單的學過幾分面相望氣的本領,看出劉邦頭頂隐隐有帝王之氣,這個威脅比其他任何一個諸侯王都要危險,因此範增開始多次提醒項羽要除掉劉邦。
很快,範增就找到了一個殺死劉邦的好時機,也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鴻門宴。
這一日,劉邦率領張良、樊哙等百餘人來到了項羽的軍營,項羽設宴款待,宴會上範增讓項莊表演舞劍,然後趁機殺死劉邦,而劉邦也通過項伯知道項羽手下一直有個謀士想要撺掇項羽殺自己,于是更加感情充沛的和項伯攀交情,把項伯徹底的給拉攏到了自己的船上。于是宴會上,項伯也拔劍起身借着舞劍掩護劉邦,項莊無奈,又不敢傷了項伯,便隻能無功而返。
然後,劉邦的好兄弟樊哙當即就闖進了宴會,質問項羽為何無故誅殺沛公,項羽本就對殺劉邦一事猶豫不決,接連被阻止後就更覺得用陰謀詭計殺人非大丈夫所為,徹底對劉邦沒了殺心。但是劉邦卻沒有就這麼放下戒心,他借口上廁所的功夫帶着人立馬就逃出了項羽的軍營,臨走的時候還拖張良給項羽和範增都送了禮物表示賠罪,而項羽就這麼光棍的收了禮物,并且對劉邦逃跑的行為一點也沒有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