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線是非常誇張的平衡線,八個大小不一的綠色圓餅造型,飛羽管它們叫綠茶餅。每個餅最大厚度不超過5公分,而所有邊緣都是以最小角度平滑的與岩壁漸起。同樣的,這些造型上都沒有打釘點,隻有一些表面非常淺的坑作為抓握位置。
這是一條絕對可以寫進教科書裡的平衡線,它留給手上的發揮空間并不多,重點考察腳上功夫。飛羽出場後再次觀察線路,發現自己已經可以設想出完整的解題方法。
從右下方四點起步後,她向左側下方的造型伸出左腳,在左腳踩上去的一瞬間松開抱着起步點的兩隻手,然後換成右手從造型左側推撐。
接下來她緩慢換腳,把右腳替換到左邊造型上,一厘米一厘米的移動,然後向更遠的左邊造型伸出左腳,直到踩上去。此刻她兩腳分跨兩個造型,右手撐着右邊的造型,左手騰空,和上身一起緊貼在岩壁上。
随後她一點點墊着腳尖移動右腳,把右腳的腳趾從造型上朝右下方的斜面移到了偏左上方的斜面,以方便自己等下右腳向右下方發力蹬離。
蹬離前,她将上半身向左側略微傾斜。左側有三個上下并列的手點綠茶餅,尺寸不同。她的眼睛上下移動之後,把注意力定在了上方披薩大小的餅,和下方臉盆大小的餅。
看準之後,她右腳腳趾用力向右下蹬,給身體一個左上的推力,在重心移到左上的同時上半身向左側傾,左手抓住下方的臉盆餅,右手抓住上方披薩餅。這時下半身被傾倒的上身帶動,左腳脫離了原本的腳點,開始從右向左被甩過來。她用力擡起左腿踩向左側牆壁,控制住了身體的甩動。
5分和10分點同時拿下。
接下來隻剩頭頂上方一米多遠的TOP。她必須要把腳踩上現在的兩個手點。側過身來,她仍然保持上身緊貼岩壁的狀态,一點點的把左腳踩到臉盆上,然後左右手同時抓住上方披薩,兩手用力上提,左腳發力,帶動右腳踩上了三個餅中間的披薩餅。
再然後就是伸手抓住TOP。靜态的情況下這個點已經觸手可及,但飛羽伸出右手觸到TOP後,摸索遍了整個TOP點,也找不到一處可以抓的地方。
飛羽了然,最後一步仍然是靠腳。
她右手頂住TOP點,确保重心一直貼着牆壁,把剛才的側身角度微調到更加緊貼岩壁,然後左腳擡起挂在披薩上。
挂穩後,她試探的松開左手,發現靠兩隻腳身體就已經達到了平衡。
于是她冷靜将左手沿着岩壁向上移動,直到左手也觸碰TOP點,兩手在這裡虛着合手。
Flash!
從TOP點跳下來時,飛羽感到自己的腎上腺素在噴湧而出。神擋殺神的感覺真的不錯,她要保持這個狀态直到比賽完全結束。
教練席上,潘指導對小潘說:“她今天狀态怎麼這麼好?看來真的要奪金啊。”
小潘差點跳起來:“别别别,您可千萬别毒奶我們!”
“啊?”潘指導聽不懂。
小潘心有餘悸:“就是說我們要低調,比賽結束之前我們都不說自己狀态好。”
“為什麼不能說?怕什麼?”
“爬影響氣運啊!”
潘指導看傻子一般盯了小潘幾秒:“我怎麼不知道你這大學畢業的碩士還搞迷信呢。”
“這不是迷信,這是量子力學。”小潘正色道,“量子測量坍縮您聽過嗎?薛定谔的貓,您總聽過吧?這說的是觀測行為可以影響系統的狀态,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做出預測,會無意中影響事件的發展方向,而且很有可能是朝着相反方向坍縮。”
“你是說,我預測她能拿金牌,會導緻她最終拿不到金牌?”
“有這個可能。”
“就因為我做了預測?”
“按照量子力學的說法,是有可能的。”
潘指導笑道:“照你這麼說,我們以後搞體育的都不要給自己下達金牌任務了,全憑你那什麼力學好了。”
小潘哼哼兩聲,并不服氣。
潘指導看着走下場的飛羽,沉聲道:“你放心吧。不管我怎麼說,她今天都是沖着金牌來的。沒什麼人能影響她。”
第三條線,全面力量線,有大擺蕩、大動态,卻還在中間穿插了考驗指力的小捏點。
這種線一般解題思路直接,不需要多想多變通,但不光要用眼睛能看出完攀方法,還要力量能跟得上。
飛羽對自己的力量很有信心,尤其她最近體重控制的很好,身體更加輕盈,而且肌肉也有長足進步。她看着這條線,腦中已經生成自己做擺蕩、接paddle dyno的畫面。
Paddle dyno幾乎是所有動态裡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動作。雙手動态,左右手同時或者交替發力,像劃槳(paddle)一樣連續做兩個三個伸直更多動态,通過爆發力讓自己在岩壁上飛起來。
飛羽知道自己能做到。而前兩條線完攀帶來的腎上腺素爆發,讓她想展示給觀衆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