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發有信心,繼續道:“其實這些年,無論是上學還是還人情,我最大的經濟來源還不是打工,而是寫作。”
說到這裡,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撓了一下頭才道:“我寫作能力還不錯,經常發表一些詩歌在報刊雜志上。”
“哎喲,小費你還有這個本事呀?那真是太能幹了。”張媒婆誇張地拍了一下巴掌,“這事你怎麼沒跟我說?你不說,我們都不知道你有這才華。”
八、九十年代是詩歌的熱潮,許多年輕人都崇尚詩人、作家。就算葉嘉宜一開始看不上費浩林,這會兒也肯定對他改觀。
所以費浩林特意把寫作單純拿出來,最後才說,就是特别強調這一點。
隻要葉嘉宜感興趣,追問他寫了哪些文章,發表在什麼報刊雜志上,他就能借報刊雜志的機會,約葉嘉宜下一次見面。一來二去的,他就不相信拿不下這個高傲的女人。
可葉嘉宜隻是詫異地看了費浩林一眼,就轉開了去,并沒問任何問題。
葉老太皺起了眉頭。
這次見面是葉嘉宜自己答應的。可她表現得也太冷淡了吧,全然不給自己這個奶奶面子。
她叫了一聲:“嘉宜……”
“媽。”章敏一看她那樣子就知道沒好話,連忙打斷她,“孫清這裡的雞不錯,我叫他們做一鍋黃焖雞,又炒了幾個時令菜。你還有沒有什麼想吃的?”
葉老太一頓:“沒有。”閉上嘴不說話了。
她總跟老家的人說兒子、兒媳對她很孝順。這會兒就算她很不待見孫女和兒媳,也不好在外人面前發作。
更何況作為女方,也不能太過上趕子,尤其是葉家家境比對方好太多的情況下。
其實黃焖雞,葉嘉宜上午打電話訂包廂的時候就已經訂過了,章敏剛才在下面不過是添加兩個小菜而已。餐館也沒什麼客人。
因此這兩句話的功夫,孫清就端了一鍋黃焖雞上來。
費浩林也知道今天不宜太過殷勤,表現得太過反而引起反感。
所以之後他就不怎麼說話,飯桌上就隻有張媒婆和葉老太聊一聊菜色和老家的事。
吃過飯,張媒婆道:“我看這裡風景挺好,要不小費你跟嘉宜下去走走,散個步?”
費浩林就期待地看向葉嘉宜:“嘉宜同志,可以嗎?”
葉嘉宜搖頭:“不好意思,我今天感冒了,頭疼。我想回去休息了。”
費浩林的臉色有一瞬的難看,不過他很快恢複了溫文爾雅:“那得回去好好休息。”
章敏見狀就皺起了眉:“怎麼感冒了?這天兒涼,早上我叫你多穿點,你總不聽。”
葉嘉宜笑笑,問葉老太:“奶,你跟我們一起走,還是留下來再跟張大媽多聊一會兒?”
在葉嘉宜拒絕費潘浩林的邀請時,葉老太就沉下了臉。
但對兒媳、孫女再不滿,她也不好當着張媒婆和費潘浩林的面罵人。
她道:“我等會兒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