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萌在旁邊駐足,和熊貝兒一起憧憬未來。
現在的她還沒什麼遠大的理想,科研、報國遙遠得像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及。
她最應該做的是準備考研英語,具體一點就是背單詞,在開始之前,唐怡萌給葉沛良發了一個信息。
她說:“我想好了。”
信息來臨的時間比葉沛良預計的早得多,他給了唐怡萌截止日期,怕她一時拿不定主意,他還安慰她,“晚一點也沒關系。”
見她有了決定,即便正在開會,葉沛良也不顧衆人的目光拿來看了。
唐怡萌說,她不打算換專業,就要在動物醫學上死磕到底,至于考哪個學校,她也想好了。
葉沛良以為唐怡萌會考本校,她的目的是上岸,權衡利弊,這大概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唐怡萌用最簡短的文字給出最有力的回答,她說:“要考就考最好的。”
彼時,葉沛良正坐在宏圖汽車的會議室裡,參會人員不多,但每個人都極有分量,除了研發中心的一衆技術骨幹,還有銷售部、戰略投資部的負責人。
大家都是為公司效力過多年的老人,發言也有理有據,可惜誰也沒能說服誰。
會議從早開到晚,直到現在也沒什麼頭緒。
争論進入白熱化,原本不善言談的工程師也加入戰局,撸胳膊挽袖子,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激烈争吵。
對方招架不住,向葉沛良求救,葉沛良則握着手機,反複咀嚼着唐怡萌的話,像是要把它刻進心裡。
宏圖汽車作為汽車制造業的龍頭,一直在燃油車領域深耕,後來為了順應潮流,也出過幾款電動汽車,不過都是在燃油車的基礎上改造的,投放到市場上并不搶眼,也沒做出什麼成績。
而友商則大刀闊斧地用電動汽車搶占市場,他們充分發揮先天優勢,乘着新能源汽車的浪潮,逐漸将宏圖汽車甩在了後面。
葉沛良臨危受命,接管宏圖汽車研發部,當務之急是要定下新車的研發方向。
在此起彼伏的争吵中,葉沛良放下手機,緩緩擡頭,鼻梁上的鏡片有無法忽視的白光乍現,隻是一眼,先前激動得無以複加的人便噤了聲。
葉沛良不動聲色地環視一周。
經過一天的混戰,大家已然接近極限,所有人疲憊不堪。
會議室裡一片狼藉,各種資料散落在桌子上,電子屏幕上被塗抹得沒了空餘,不堪重負的電腦一刻不停地發出粗喘。
有人脫了外套,将襯衫袖子挽至肘部,有人整理着本就不多的頭發,或是用紙擦汗。
隻有葉沛良從頭到腳紋絲不亂,即便條紋領帶歪了一些,也很快被他扶正。
葉沛良有意将這段空白拉長,仿佛想讓大家冷靜一下。
片刻後,他說:“你們的顧慮我都明白,可是,我想問一問你們,我們做汽車的,哪一個沒有豪車夢?是,國産品牌裡還沒有把這條路走通的,但這并不代表這條路不能走下去,要知道所謂的豪車從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上百年的市場培育和品牌積澱,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像栽下一棵樹,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棵樹種下去。”
種下去,才有可能收獲,不種,就什麼都沒有。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可這并不能成為讓他們放棄己見的理由,有人想勸葉沛良三思,但被他擡手制止了。
葉沛良知道對方要說什麼,他也想到了:“我們也許不會成功,但至少可以成為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大概是被這種悲壯的氣氛感染了,沒有人再說出反對的話,現場鴉雀無聲,連電腦的粗喘也戛然而止。
不知道過了多久,終于有聲音回來了,那聲音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是埋葬在少年時代的呐喊,又像是渾身血液在壓抑不住地沸騰。
幾秒後,更為悲壯的掌聲響起,和會議桌當中的綠植一樣傲然挺立。
在場的人們根本不會想到,葉沛良的決定完全是個意外。
這件事關系到宏圖汽車的前途命運,壓上的不隻有巨額投資,還有公司數萬員工和家庭的安穩與幸福。
在會議之前,葉沛良也沒奢望能讨論出結果,可是就在剛剛,他竟然在遮天蔽日的陰雨中看到一絲光,迷茫彷徨的軀殼自此有了方向。
那是唐怡萌發給他的一句話,她說:“包括高考在内,我從來沒有全力以赴過,這一次,我一定要拼一回。”
葉沛良也想拼一回。
在這一天,在葉沛良的主導下,宏圖汽車确定了研發制造高端純電SUV的新路線,從今往後,宏圖汽車的研發團隊會擰成一股繩,一起向着這個目标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