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到了開考的一天,蕭謂早早到達考場,由差官檢查随身物品。宋朝的考場沒有人人搜身的一環,但有人穿着臃腫還是容易引起注意,畢竟如此炎熱的天氣不适合穿着太多,沒有明清時期的隔間,而是全部在考官的監視之下,一屋考生有近50人,考官3人,差役五人,每人手持水火棍,殺氣騰騰的瞪着這些考生。第一科考的是經義,選的是中庸中的“君子慎獨”。這句話深合現在文官标榜清流風骨的風格,沒有超出蕭謂押題範圍,所以答題也是中規中矩,首先點明出處,名詞解釋,然後結合時代特點指出當今的現實意義,再次拔高一下,指出事物的兩面性,也就是注意事項,不要陷入空談誤國的圈子,最後總結加呼籲:吾輩君子居廟堂則鞠躬盡瘁,恭謹戒貪;隐市井則每日靜思己過,獨善其身,噫!君子如玉,大善!”說實在的,這篇文章中規中矩,并不十分出色,但願能夠過初選。
第二科詩賦緊接着開考,題目是……曲牌為《蝶戀花》,蕭謂毫不猶豫的把東坡居士的蝶戀花.春日寫在卷子上: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第三科考的題目是今有木長二丈,圍之三尺。葛生其下,纏木七周,上與木齊。問葛長幾何?
嘶!誰呀?這麼貼心嗎?這不是勾股定理嗎?
答曰:二丈九尺。
術曰:以七周乘三尺為股,木長為句,為之求弦。
第四科策論,題目居然是廂軍論。這個題目破題角度有點多,實話說廂軍在北宋初期起到穩定社會面的積極作用,可是越到後面弊病越大,後來成為朝廷頑疾毒瘤,但是現在當然不适合唱衰,要是實話實說這卷子隻能是罷黜這一個結局。于是蕭謂将曆史老師講的關于宋代初期廂兵的優點細數一遍,另外又稱贊□□制定這一制度的高瞻遠矚,福澤萬代。洋洋灑灑千字文,而且蕭謂特意用了宋徽宗的瘦金體,就不信喜好書畫的宋朝人不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