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頓好了住處,葉知秋便全力跟着顧清讓一起着手公司的事務。
除了他們倆,還有一個合夥人,叫趙一新,他是顧清讓大學時候的學長,大家都喜歡叫他老趙,他負責行政人事後勤這一塊。
而顧清讓和葉知秋現在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找投資人入股他們的公司。
葉知秋和顧清讓拿着寫好的投資書,借着顧清讓原來的一些人脈,找了幾個投資人。
他們看完投資計劃書,大多都很滿意,但真的願意投他們公司的确很少。
一個剛剛起步的小公司,就算投資計劃書上寫得多有前景,都隻是紙上談兵,都不願意冒這個風險。
一連談了三個投資人,全都以失敗告終。
兩人坐在江邊公園的石闆凳上,一邊吃着三明治一邊讨論接下來的對策。
“我覺得剛才王總其實對我們的投資方案還是很感興趣的,要不我們跟他再約個時間?”葉知秋吃完手中的三明治,将包裝扔進垃圾桶裡,說道。
顧清讓卻似乎并不贊同:“就算王總願意投資我們,又能出多少?離我們的目标還是差了一大截。”
“但是能多一個投資人就多一份可能,不然拉不到投資我們公司不能運作,賺不到錢,依舊無解。”
正交談之際,旁邊的一幢大樓上的電視大屏幕上突然在放最新的财經新聞。
兩人不自覺地一起看向大屏幕,一時間都沒有說話。
看了會兒,顧清讓突然看着大屏幕說:“與其去找那些實力較弱的投資人,不如我們直接一步到位,去找那個京市最大的投資人。”
葉知秋瞪大雙眼,用手指指着大屏幕,有些不敢相信地問:“你是說,找他?”
大屏幕上正在放的,是霍氏集團新掌門人霍景琛的新聞。
就算葉知秋再孤陋寡聞,在京市打拼的這些年,多少也聽說過“霍氏集團”這響當當的四個字。
霍氏集團作為京市最大的豪門家族,旗下公司數不勝數,涉及的領域也是方方面面。由于是家族企業,霍老爺子退休後,将集團繼承人的位置給了長孫霍景琛。
這位京圈太子,留洋歸來,手段狠厲,才掌管集團沒多久,就對集團内部進行了大清洗,将一些老部下的實權全都收回自己手中,集團内部一時間對他頗有微詞。
但就算股東們如何反對,他都用實績來打他們的臉。
在他的帶領下,霍氏集團不僅股票大漲,收益也比老爺子在位時翻了一倍。
霍景琛僅僅隻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變成了商業裡的神話。
所以他們這些小蝦米,如何能去碰觸神明?葉知秋覺得顧清讓簡直是在癡人說夢。
“對,我說的就是他,霍氏集團的總裁霍景琛。”
“你是不是今天被接連被三個投資人拒絕,受不了打擊,失心瘋了?”
顧清讓轉過頭來看她,“不試試怎麼知道一定會失敗呢?”
葉知秋覺得他是真的瘋了。
接下來的幾天,顧清讓便發動自己所有的人脈和關系,想要獲得一次跟霍景琛見面的機會。
但是人家畢竟是京圈太子,想要見上一面談何容易。
葉知秋對此完全幫不上什麼忙,隻能在公司做點别的力所能及的事,
在不斷完善投資方案的同時,幫老趙一起招聘新員工。
顧清讓執着于尋求霍氏的投資,但葉知秋心裡還是不抱任何希望的。
京市不缺人才,且遍地都是會發光的金子。
而他們隻是一個普通的創業者,在京市像他們這樣空有一腔熱血并無過硬人脈的青年大有人在,霍景琛又憑什麼選擇他們作為他的投資項目?
如果他們可以被霍氏選中,簡直就跟中了大□□沒有任何區别,屬實是睡覺都能笑醒的程度。
可是中頭獎的又能有幾人?
葉知秋覺得,他們不能隻抱着一棵樹,還是得廣泛撒網。與其等這麼一個可能性很小的可能,不如繼續找新的投資人。
所以她獨自抱着投資方案書,奔走在京市的各個角落,尋找願意相信他們,認可他們經營理念的投資人。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骨感的。
再又一次被人拒在門外之後,葉知秋坐在露天廣場上,内心陷入了無盡的失落中。
她甚至有些後悔出來創業,她沒想到原來“萬事開頭難”這句話說得這麼有道理,從零到一的過程是這樣艱難。
“咕噜咕噜……”
葉知秋摸着咕咕叫的肚子,悲傷地想:原來無論人多麼失落難過,肚子依舊還是會餓。
她起身正準備去找點吃的,突然一個女孩從她身邊跌跌撞撞地經過,将她手中的方案書撞到了地上。
“什麼人啊這是……”她忍不住小聲抱怨。
然而葉知秋剛蹲下想要撿起地上的文件,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她擡頭望去,看到剛才撞到她的女生就這樣躺在地上,看上去像是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