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天鋒走捷徑折戟沉沙,痛定思痛,覺得還是腳踏實地追求權勢比較正常.
他這個捷徑走得真是丢盔卸甲,這是個真實叙述,不是誇張文學修辭。
原本穿在身上的秘制銀甲是真的卸了也丢了。
恨恨的罵了句狗男人,頭也不回的飛馳而去。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因為他之前的走捷徑,長安城裡也被掀起了大浪,打懵了不少人。
大不戒等人以為的就隻有幾個人知道的機密,轉眼間都傳遍了權貴人家,
都是一些老狐狸,誰瞞得過誰啊?
關于和親的事情,對大家來說,都是件事關自家的大事。
隻不過對方含糊其辭的,于是老狐狸們都且坐觀其變。
但對有适婚女兒的宗室來說,就猶如晴天霹靂。
衆所周知,大唐皇室的公主們,那都沒幾個善茬,行為也挺讓人诟病的。
雖然有平陽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這種閃光的形象,
但也掩蓋不了大唐公主們絕大多數都行為不檢的問題,
所謂髒唐臭漢的說法裡,大唐公主們也是貢獻了力量的。
很多有名的大唐公主多是被人诟病放蕩淫行的。
不但後世這麼說,當時的人,也是這麼評論的。
至于養些面首什麼的,那都是基礎操作。
這種事情,其實也不是那麼難理解。
以大唐公主們的想法,大家都是皇帝的兒女,你是親王,我也是位比親王的公主。
你是兒子就可以廣納美色,我是女兒怎麼就得守身如玉,一輩子就一個男人,
而這個男人還能有其他女人什麼的。
作為公主,我身份也是先為君後為女子的。
若是把公主們想成是那些親王郡王的話,那就毫無違和。
很多時候,大唐的公主們比親王兄弟們恣意多了,畢竟不涉及皇位之争,但公主們的政治勢力一點也不差。
大唐公主和後世的公主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她們除了沒有皇位繼承權,其他的沒差什麼。封地都是實封的。
就連皇位,也不是沒想過的。
都是先把自己放在君位,很少把自己放在男尊女卑的卑位上。
這個想法也不僅僅是公主們的想法,大概她們的爹也多少有些支持的。
畢竟誰的女兒誰疼嘛。大唐的皇帝們,對自己的女兒多是有些放縱的。畢竟比起想自己屁股底下位子的兒子,能和親能聯姻的女兒更具有價值。
于是很多時候,受寵的公主建好了公主府,給派下來公主府的侍衛們,大多都是腿長貌美的未婚壯男。
公主和侍衛的豔事,也是市井小民們私下裡津津樂道的。
也就是這麼一個大環境下,關天鋒對自己的失身,其實不是那麼在意。
要不是衡量了一下覺得代價太大,他還真不介意走這個捷徑。
隻能說,武功這玩意兒,有時候也不是那麼有用。
他就覺得自己很佩服大唐的公主們,聽說有些能有十幾個面首的,都能活得滋潤。
他這種武功高強的,居然連兩個都扛不住,逼得自己得跑路。
他的武功高強在大唐公主們面前不值一提,感覺會被集體嘲笑的吧?就可悲。
果然不愧是李家的種嗎?
不過要說起來,大唐的公主們這麼放蕩,但輪到宗室,就很少有這麼樣的。
大概是大唐對宗室的管理比較嚴格的緣故?
也大概是儒家禮教最多能影響到宗室這個級别?
再往上對皇子公主這個級别就無能為力了。畢竟是君嘛。
說是這麼說,如果宗室真那麼規矩,他覺得也就沒有他這樣女扮男裝當鄭王世子的事情了。
簡單來說,他關天鋒當然是個女的,真實身份就是個親王女。
鄭王,也就是他爹,年少的時候就愛當遊俠兒。
這種事情吧,也不是不行。
畢竟皇子裡離經叛道的也多,任俠遊俠風氣濃厚,權貴子弟冶遊浪迹的多了去了。
纨绔子弟去青樓,那是放浪形骸。
任俠遊俠去青樓,那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的江湖逸事。
他爹當年也是個風流種,滿樓紅袖招的江湖俠少。
在還是皇子的時候,也是滿江湖的跑。惹下很多事,有行俠仗義,也有風流韻事。
後來被先帝按着頭,娶了個名門閨秀,過上了相敬如賓的日子。
他爹酷愛遊俠意氣,鄭王妃是個才女,喜歡的也是才子文人。
不說才華蓋世吧,那也是對花流淚,對月傷懷的詩情畫意女子。
隻可惜,落到了權勢大染缸裡。
兩人不說志趣不合吧,那也是毫不相幹。
後來都稱得上是相見兩厭了。
但皇室婚姻,那都沒法和離的。
皇子可以對婚姻失望後,多納姬妾,和各色麗人日日尋歡作樂,皇子妃就不行。
不食人間煙火的才女落到刀光劍影的王府後宅,那真是無奈。
幾年後,皇子妃就郁郁而終了。
皇子妃沒留下兒女,但世子的姬妾多有兒女的。
皇子妃沒了,他爹也沒想再娶,反而又重新激發了少年遊俠興趣。
畢竟那時候也不過是二十來歲的人,還能稱得上是少年的。
再後來,重出江湖的少年俠客就遇到了命中的愛侶。
當然這是他爹美化自己的說法。
在關天鋒看來,就是狗男人見色起意,觊觎他娘的美貌。
她娘是水仙谷主女兒,行走江湖遇到英俊少俠。
兩人志趣相投,又有同生共死的江湖經曆,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江湖俠侶。
以他爹那豐富的閱女經驗和調情手段,加上一張好臉,比起那些江湖少俠段位高太多,就把他娘勾走了。
等谷主想仗着武功高強,把女兒帶回後,關天鋒已經在她娘肚子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