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使是這樣,教室裡依然算得上安靜。
甯嘉安突然感覺自己的頭被輕輕點了一下。
“好了,别發呆了,我們收拾收拾走吧。”梁曉康用氣聲說。
兩人收拾好東西,從教室離開了。本來他們倆的父母都想接送他們上學,但是他們倆想了想,學校和家都挨着地鐵站,直接坐地鐵就很快,而且兩個人一起還可以有個照應。
而且父母工作一天都已經很辛苦了,來接他們還得來回跑,還不如他倆做個伴一起回去。
等兩人相互告别,往自己住的單元樓走的時候,已經晚上十點出頭了。
甯嘉安雖然象征性地背了書包,但其實并沒有帶作業或者教科書。
趁着開學還沒有太多作業要寫,他還想多幾個睡眠充足的晚上。
*
手機自帶的系統鬧鈴在早晨五點四十準時響起。
甯嘉安艱難地伸手摁掉鬧鐘,一鼓作氣爬了起來。
雖然睡夠了,但是冬天真的太冷了!
他好衣服帶着書包出來的時候,爸爸已經做好了早餐,然後盛到碗裡端上了飯桌。
“趁熱吃吧,碗放洗碗槽就好,我先回去接着睡了。”爸爸簡單叮囑了一下。
甯嘉安用力地點了點頭,比了個大大的“OK”。
然後他看着爸爸緩步回了主卧,很輕地把門關上。
他出門和梁曉康彙合,趕上了最早的一班地鐵。
課表上寫的早讀在六點半開始,但是他們六點十五進教室的時候,葉老師已經站在講台上寫早讀任務了。
“來了的同學就開始讀吧!”老師坐在講台上,對已經到教室的同學說。
大家紛紛掏出英語課本,背單詞,讀課文,背選段……
之後每個進教室的同學都一臉惶恐,往往是坐到位置上先看了一下時間,确認自己沒有遲到以後也加入了早讀中去。
雖然學習的強度一下子就上來了,但是大家畢竟也是各自初中裡成績最好的一群學生,雖然喊了一陣子累,但是适應得也快。
老師們對此十分滿意,畢竟能讓他們放心大膽地講課,不管怎麼拓展總有半數以上的學生可以反應過來,還是非常愉快的。
而同學們也在老師的“摧殘”下開始惺惺相惜,快速地熟絡起來。
根據甯嘉安的觀察,大家剛來的時候大多都表現得十分乖巧,稍微熟悉一點,活潑的天性就充分展現出來了。
上課倒還好,下課了可就熱鬧了,沒下雨的時候大家會出去活動,一旦下雨了,活動的空間就被限制在教室和走廊裡了。
鑒于班上有不少同學會在教室裡寫作業,學習委員和體育委員簽訂了地盤互不侵犯條例——教室内不能打球,走廊裡随意。
甯嘉安頓時覺得有些槽多無口。一來是為什麼同學們課間打球或者寫作業也到班委的管理範圍去了,二來是走廊本來就是所有班級的公共場合,怎麼好像有種劃地盤占走廊為王的感覺。
在走廊上打籃球或者踢足球都不太現實,于是同學們幹脆打起了乒乓球:沒有網,走廊地闆就是球桌,有球拍的用球拍,沒球拍的抄上一本薄厚适宜的書也就加入了戰局。
乒乓球落地的聲音清脆,和雨聲很好地交織在一起,成了教室中衆人學習的伴奏聲。
當然教室裡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學習。甯嘉安在和梁曉康下五子棋,棋盤畫在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上。
這個筆記本已經有些老舊了,原先的封面有些破損,又被包上了塑料的封皮。
别看外頭走廊上打個球聲勢浩大,這會兒隻是個普通的十分鐘課間,并沒有給他們多打幾盤分勝負的機會。預備鈴一響,他們便像是聽到午夜鐘聲響起的灰姑娘,提着書本啊球拍啊就沖回了教室,當然帶球出來的那位同學也沒忘了把球帶回去。
畢竟乒乓球放在人來人往的走廊上,還是相當危險的。
*
許多過來人都感慨高中的時間過得飛快,但身處其間的時候,很難有這樣的體會,因為一天十多節的課、不可數的作業以及忙裡偷閑的一點點樂子,都給時間留下了數不清的注腳,把時間拉長不少。
至少甯嘉安在學校過完一周之後,看着自己慢慢厚起來的筆記本,回顧新學的知識和刷過的題目,絕對不會悠悠然地說一句時光飛逝,而是恨不得把寫作業的時間掰成幾份用。
每周四的下午最後一節課是班會,由于第一周沒有什麼事情,班會就成了自習課,葉老師坐在上頭寫教案,同學們坐在下面瘋狂寫作業,看起來無比珍惜他們意外收獲的自習課。
第二節班會課就沒法給大家當自習課了,因為有幾個通知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