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二人陪賈母在花園走了兩圈,待賈母午睡後,二人便回自己的屋。
賈珠道:“看娘子吃得不多,想是家裡的飯菜不合胃口。記得娘子在娘家時就喜歡倒騰些吃的,不如在屋後起個小廚房,想吃些什麼,可以自己做着吃。”
李莞也有此意,直道:“甚好甚好。”她也想做些清淡、養生的食物,給賈珠調理一下身體。雖然目前賈珠身體還算康健,但還是偏瘦一些,将來為官之路還很長,更要有個好身體。
賈珠道:“那我明兒就跟父親講,真正動工起來也快,也就三五天的事兒。娘子今兒晚飯想吃些什麼,我去廚房做。”
一般來講,新婚第二日,新人應跟公婆一起用餐。不過王夫人在使性子,李莞倒落得自在。因為在這個世界,媳婦兒得站在公公婆婆身後布菜,待婆家的人都吃完了,自己才能吃飯。
李莞道:“昨兒吃到的雞湯馄饨就不錯,現成的小菜再撿幾盤來。素雲、銀蝶、炒豆兒去就好。”
“得嘞。”賈珠道,“新婚第一天,下廚當然為夫當仁不讓了。”
李莞訝異地道:“夫君還會下廚?”在她對這個世家的了解中,高門大戶的男丁是不進廚房的。
“不會,但是可以學。”賈珠見李莞臉上的疑色,便笑道:“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素雲、銀蝶跟着賈珠一起去了大廚房。
廚房諸人見到珠大爺親自跟小丫頭子學下廚,皆在私下議論紛紛。
“都說東府那邊的榮大奶奶是福氣頂好的,一家子待她都好。我看啊,一家子的好,哪有被夫君體貼的好來的窩心呐。”
“老太太待珠大奶奶也是好的。有人看到,今兒老太太留珠大爺跟珠大奶奶吃早飯,生生地把珠大奶奶拽在她身邊一塊兒吃,連布菜都不讓了。”
“原來說老太太最喜歡東府的蓉大奶奶了,說她是孫子輩、重孫子輩裡的第一人。現在看來老太太對珠大奶奶的喜歡更甚。”
“那是當然的了。東府畢竟隔了房,叔伯家的重孫媳婦兒,哪有自家的孫媳婦兒親呐。”
就在諸人看熱鬧間,賈珠在素雲跟銀蝶的幫助下,弄出了兩碗除了油的雞湯馄饨,和幾碟爽口的小菜。
炒豆兒在屋裡陪着李莞,跟李莞說着話。大奶奶性子好,願意聽,炒豆兒越說越起勁兒。“大奶奶,您是不知道,珠大爺原來啊,除了讀書,百事都不會做的。萬一珠大爺做的飯菜沒法吃,奴婢給您再去做。雖然奴婢也不大會做飯,但肯定比珠大爺強啊。”
李莞聽着賈珠的“光輝事迹”,樂得直笑。聊天的時間過得很快,總覺得沒多大功夫,賈珠就回了,身後跟着的素雲和銀蝶手裡各挂着一個食盒。
素雲一邊擺菜一邊誇賈珠:“姑娘不知道,這馄饨的豬肉是珠大爺現剁的,珠大爺還親自給雞湯撇了油。小菜也是珠大爺自己炒的……”
賈珠抿唇微笑着,不發一語。
銀蝶道:“怎麼還喊姑娘呢。不該喊大奶奶了嗎?”
素雲笑道:“瞧奴婢這記性,大爺、大奶奶慢用,奴婢就下去了。”說罷,她就拉着銀蝶、炒豆兒一齊退了下去。
“娘子嘗嘗看。”賈珠給李莞夾着菜。
李莞咬了一口馄饨,面皮兒趕得很薄,裡邊的豬肉剁得很細,不鹹不淡,意外地好吃。佐馄饨的雞湯撇了油,還撒了蔥花,一股子清新味兒。“好吃,若我弟李岩在這兒,他一個人就可以吃兩碗。”
李莞又一樣小菜夾了一筷子,很好,沒有給很多油,鹹度适中,是她期待的飲食,很适合脾胃虛弱的人。
李莞一邊說好吃,一邊給賈珠夾菜,不住地告訴他,這個季節清炒莴筍可以多吃,蘿蔔性寒得少吃,但是給了姜又另當别論。這些都是她前世在外漂泊的時候,到處查到的。一個人生活,靠自己管好自己。現在倒是派上用場了。
兩人飯罷,賈珠擺出琴。李莞憑着原住的肌肉記憶彈着琴,賈珠拿出竹笛和着曲。悠揚的樂聲,仿佛訴說着一對新人對未來幸福的憧憬和勇敢,讓遠近的聞者都駐足聆聽。
賈珠就是要榮府的所有人知道,他的媳婦兒,有人撐腰。
王夫人今兒一個人用膳。薛姨媽因薛蟠哭鬧,回家去了,況金陵家中還有一個更小的,沒有帶來。賈政因王夫人接連為難他看好的媳婦兒,心中憤懑,又去趙姨娘處了。
王夫人本就心緒郁郁,遠處傳了的琴音讓她更有種孤老的凄涼。
“娘,娘”小寶玉被其乳娘李嬷嬷牽來,看到王夫人便直往她懷裡撲。
王夫人緊緊地抱着小寶玉,生怕他飛走一般,心想,幸好有寶玉,可得把寶貝兒子抓牢了。
是夜,王夫人讓李嬷嬷帶着小寶玉在她屋裡歇了一宿,以便她能時時看到她的寶貝鳳凰蛋。
那一夜,李嬷嬷可被王夫人折騰得夠嗆。王夫人一會兒喊李嬷嬷給小寶玉喂水,一會兒把李嬷嬷折騰起來看寶玉要不要換汗巾。李嬷嬷在心裡直呼:天爺啊,夫人晚上不睡覺,孩子得睡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