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莞也說要回去,賈敏跟黛玉一起送李莞母子。
屋裡鹦鹉架上的鹦鹉,驚得跟着飛出去了一隻,剩下的一隻立在架子上,淡定地梳理羽毛。
“該走的不走,不該走的倒是走了。”王熙鳳笑着道,“我說的是鹦鹉。”
賈母拍拍王熙鳳的手,“會回來的,左不過是在這院兒裡。”
*
林家母女送李莞回院子的路上,院子的桃花開得正好。
“月份大了,就不要太累着。”賈敏跟李莞走在前頭,兩人邊散步邊叙話。
“知道的,姑姑。”李莞道。
“管家的事兒,這個時候也不要操心太多。一切以身體為主。”賈敏道,“我瞧鳳哥兒還是得力的,交些事情給她,你也落個輕省。”
某種程度上,是這樣的。可以用王熙鳳當将,但底下的兵得是自己的。
“姑姑放心,我這幾個月什麼都不想,安安心心地把孩兒等來。”李莞道。
“對了,梨香院那邊,你跟蘭兒都少去,就是去了也少待。”賈敏道。
“為何?”李莞問。
賈敏在李莞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不讓跟在她們身後的黛玉和賈蘭聽見。
“姑姑您說冷香丸的主成分是冰片和麝香?”李莞小聲道。
賈敏點頭,“十有八九。原來一陣子,家裡不是這個身子不好,就是那個身子不好。久病成良醫,便知道一些。”
“難怪覺得味道有些熟悉呢。原來冰片跟麝香,看被薛家說得跟仙丹似的。”李莞笑着道。
“不過冰片很麝香,有活血的作用。你這有身子的人,不要跟她們待太久。”賈敏道。
李莞驟然想起前世看的宮鬥劇裡邊,如果要害某個嫔妃不能懷孕,便給她黛紅麝香珠。難怪賈敏說屋裡悶,給開窗戶呢。
“知道了,姑姑,我會注意的。”李莞道。
黛玉跟賈蘭走在賈敏跟李莞的後邊。
賈蘭問:“小姑姑,你說我母親在跟姑奶奶,她們在說什麼?”
黛玉笑着道:“總不過是些悄悄話了。”
賈蘭道:“小姑姑,我也有悄悄話要跟你講。”
黛玉道:“好呀,我聽着。”
賈蘭道:“我夢見小舅舅了。夢見他帶我在塞外騎馬。”
黛玉的思緒被拉得很遠,春風已經吹到京都了,西北的花也開了嗎?
*
賈敏一家終于還是回了江南。正好賈珠要去江南給皇上辦事,就把她們一家還有香菱,一起給送了回去。
林如海領的巡鹽禦史,是個權利極大的官。他不但負責江南的鹽稅,還負責跟皇上傳遞地方上的消息。底下州縣衙門的縣衙、縣尉,無不敬畏林如海這個欽差禦史。
因此,林如海要查個人并不難。但是查香菱的家卻很難,因為香菱被拐走時太小了,而且是十年前的舊案。
香菱至始至終都是笑嘻嘻的樣子。她越是這般單純、天真,黛玉心裡就越是同情她。
指望日理萬機的縣老爺們,認認真真地去查十年前的失蹤案,黛玉倒願意自己去看看。
雖然天下之大,香菱的家也不一定在南方。但是黛玉還是想試一試。哪怕沒有結果,至少也試過了。
“父親,女兒想自己去看衙門的卷宗。”黛玉道。
“你?”林如海有些詫異。
黛玉換了身男子的衣裳,“父親,我這樣去可以嗎?”
林如海大笑。
“這是誰家的哥兒,長這麼好看?”賈敏看後也贊賞不止。
黛玉就伴成小書童的樣子,跟着林如海出入各個衙門的卷宗室。
終于月餘後的一天,查過上萬的案宗後,黛玉發現了一個叫甄士隐的鄉紳在十年前報的案:吾女英蓮,年方三歲,于元宵節走失。吾女眉心有一顆米粒大小的紅痣……
黛玉對照着案宗的描寫,從時間上、外貌上,都跟香菱很吻合。
“爹爹,我好像找到香菱的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