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江慧的到來,江家三五不時地就會吃個魚炒個肉,夥食越來越好,有時難免會傳出些香味,但大院裡的人都看在眼裡。
但因為大家也都知道江慧在鋼鐵廠做廣播員,而且看她長相和穿着大家都猜測她家裡條件一定不錯,所以在她們看來江慧三五不時的過來就是為了接濟江家這門窮親戚,不少人為此羨慕不已。
江家日子好過了,不少人隻在背地裡說說閑話,當着江熠面他們是不敢說的,至于木槿月一個鄉下來的丫頭和她說,人家還覺得掉價。
但走在八卦第一線的唐嬸子可不一樣,她緻力于得到第一手消息,所以這幾日一直往木家跑。
因為快過年了,木槿月這些日子除了打掃衛生那就是出門去置辦年貨,這也讓唐嬸子找到了機會,每次木槿月出門買東西的時候她都會跟着一起去。
路上基本是問江慧的事情。
例如“江同志是你們家什麼親戚啊?”
“江同志家裡條件怎麼樣啊?”
“江同志每次來是不是都帶着東西來啊?”
前兩個問題木槿月自然是沒有回答的,不管她知不知道這些都涉及對方的隐私了,她不會和别人說的,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她隻能歉意地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至于給自家送東西,江慧每次來都是拎着布袋來的,走的時候兩手空空,大院裡的人都看着,木槿月自然不會嘴硬說沒有,但具體送了什麼她沒有說。
唐嬸子在旁邊說了許多自己的猜測,例如點心?糖?肉?衣服?等等。
木槿月隻是面露微笑不點頭不搖頭,不露一點破綻,因為對方送的根本不是這些,而是麥乳精等更貴的!
盡管如此唐嬸子依舊熱情不減,不再打聽這些,而是積極主動地想要給江慧介紹對象,這可能是這個時代人的固有想法吧,她們真的很喜歡保媒拉纖。
這回木槿月是真的一點話都不敢往外說了,一想到堂哥被人揍的情形,她覺得自己還是不要随便說話的好。
唐嬸子對她的反應很不滿意,苦口婆心,“你好歹是她嫂子,總得幫着參謀參謀,一個人總不是個事,總得結婚成家……”
木槿月對此不為所動,“我不管這些,一切還是她自己做主。”
兩個人推拉幾個回合,見木槿月實在不為所動,唐嬸子到底是服氣了,也不再和她打聽這些了,不過兩個人卻是沒有因此散夥,還是每天一起出門去置辦年貨。
木槿月才穿來不久,對過年的習俗也不算太熟悉,隻能和張玉蘭請教,但這幾年家裡都是江熠準備,所以對此張玉蘭隻能給出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所以有唐嬸子在,木槿月是高興地,她每天都虛心地和對方請教,有關過年的習俗,還有應該置辦什麼東西。
唐嬸子也喜歡助人為樂,這幾天出門都笑呵呵的,兩個人成雙成對對地出去回來,
這一幕叫王嬸子看到好幾回,她自诩是唐嬸子的好姐妹,哪裡能容忍别人挑釁,當即和自家兒媳婦說了一聲,也起大早跟着兩個人一起去供銷社買東西。
路上王嬸子三五不時就要掃木槿月一眼,眼裡滿滿的挑釁和不滿。
木槿月,“……”這怎麼好像誤入争寵現場,她真的什麼也不知道。
不過木槿月還是謹慎地擺正了自己的位置,盡可能不摻和這對好姐妹之間,見她識趣,王嬸子心情也好了許多,不再敵視她,也跟着一起商讨買年貨的事情,或許是沒了木槿月這個後來者,兩個嬸子的關系逐漸緊張,為了年貨三五不時地就要拌幾句嘴。
木槿月剛開始還以為兩個人真吵架,特地去勸架,但被王嬸子一句,“大人的事情小孩别摻和”直接給堵了回去。
從這以後,原本恨不得手挽手走在一起的三個人,演變成兩個在前頭拌嘴,一個在後頭默默跟着……
張玉蘭見此卻很高興,自從林彤下鄉後,這個兒媳婦就一直獨來獨往,眼下有了說話的人,人也開朗了不少,為此她還特地在飯桌上把這事講給江熠聽。
飯桌上江熠隻笑笑表示挺好的,但是吃完飯回了他們房間,江熠卻是目光緊盯着她。
木槿月被看得後背發毛,“你看我做什麼?”
江熠手撐着下巴,臉上挂着疑惑的神情,嘴角卻是翹着的,“看看還不行了?”
“……看看看,随便看。”木槿月嘴上說着,但還是趕緊鑽進了被窩,試圖遠離這灼熱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