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走到黛玉的身邊笑道:“姑娘也知道,我們院子裡,一年到頭也就節日的時候能跟着老太太到處走走逛逛,跟着老太太身邊的人數是定數的,就是能加人也加不了多少,倒是姑娘身邊能加幾個位子讓那些小丫頭們一起跟着。”
鴛鴦一邊說,一邊見黛玉的神情好些,方放心說下去道:“我想着今日到哪裡都一屋子的人,院子裡的丫頭個個都争着跟着出去,姑娘身邊連個下腳的地都沒有,是不是姑娘的丫頭倒也無妨,姑娘何不施了恩,一來讓有父母在此的小丫頭們可以回家團聚,二來也能空出許多位子來讓院子裡面的丫頭跟着去,豈不兩全其美呢。”
黛玉聽了方放心了,這也是小事,她在這賈府待了快一年,各院裡面的小丫頭媳婦們逢年過節會争着跟主子一起去宴廳裡聽戲,這件事自然是留意到的,當時心裡還暗暗稀奇。
如今又有鴛鴦來親自說合,黛玉也樂得施恩,因此笑着對鴛鴦道:“多謝鴛鴦姐姐提點,就按照鴛鴦姐姐說的來吧。”
說着讓鴛鴦去回明了賈母說自家已經起身,稍後就到。自己便讓人找了紫鵑來跟紫鵑商議此事,讓伺候她的一幹媳婦丫頭等晚飯前便可歸家自便,隻留下王嬷嬷和雪雁便可。
紫鵑一向謹慎小心,聽了黛玉等人的話猶不放心,黛玉反而寬慰了兩句:“這有何妨,索性在老祖宗的房内,院子裡本有許多伺候老祖宗的人,自然是有許多人上夜的,而且姐姐也不是不知道,我是個省事的,等到宴席散去不過是一些打水的事情,這事王嬷嬷雪雁也做得,不如紫鵑姐姐今日歸家,也好和父母團聚一二。”
職責所在,紫鵑不好一口答應,況且往日也是要四五個人來服侍黛玉的,隻是笑道:“今日雖然過節但也是職責所在,說是因為過節,但跟着主子談什麼過不過節的,姑娘這樣寬容,倒縱容了他們,況且隻留下王嬷嬷一個人也是夠辛苦了。”
林黛玉的乳嬷王嬷嬷聽了她本來便贊同黛玉學着施恩,所以也跟着勸道:“紫鵑姑娘,且放心去吧,這裡自有我照應着呢,況且還有雪雁幫忙,她如今長了一歲,比先時更能幹了些,況且我們兩人在這裡除了我們姑娘也沒個親眷,和姑娘在一起就是團圓了。”
見紫鵑猶在猶豫,王嬷嬷又舉起當日她們進京的事情來佐證來勸說紫鵑:“當日姑娘進京,不也是我和雪雁兩個好生好顧的照料着,也把姑娘全須全尾的給帶來了,沒道理這裡這麼多人,反而照料不好姑娘了。”
紫鵑聽了,心裡也覺得有理,客氣了一番便應下了,出了門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因為伺候黛玉而留下的四五個丫鬟媳婦。
幾個丫鬟媳婦們齊齊跟黛玉道謝,今天本來該是她們值守的,連門都出不了的,誰知道姑娘竟然放他們回去過節,還能與家裡的一同團圓吃上一頓團圓飯,因此都來拜謝。
黛玉一一都應了,又讓她們拿着油紙帶了些點心果子回去。
獨紫鵑道:“她們歸家就罷了,隻留我在此陪着姑娘吧,我是老太太身邊的人,我若不在,豈不落人話柄呢。”
黛玉心裡知道紫鵑是個小心的人,一是怕自己不在被老太太注意到,二是她是主子紫鵑是丫鬟,哪有到了節日丫鬟躲懶抛下姑娘自己回家過節的,她又是從老太太身邊調撥來的,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在盯着,因此才說自己不回去。
黛玉安慰道:“今兒跟老祖宗一同赴宴,身邊跟着的人也不少,你縱是去了也到不了前面來,别人也看不到你,況我帶着雪雁,旁人都知道她是跟着我從林家來的,也不會多說什麼,姐姐何必跟着一同去呢,去了裡面人多擠得厲害,待在外面也是吹風。”
正值中秋,黛玉便獨獨賞了紫鵑兩個裝了銀棵子的荷包,有今日新鮮送來的點心果子,黛玉也讓紫鵑攢了兩盤用油紙包了拿去。
紫鵑聽了,知道黛玉所說不假,這才拜謝黛玉,拿着東西告辭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