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本職工作之一便是負責皇帝起居生活的武才人,武媚娘,不僅和李治遇見了,而且經常相見。
李治第一次見到武媚娘,就被這個大4歲的姐姐吸引了。
當時的李治一方面憂心于父皇的疾病,一方面又即将上位惴惴不安。
太宗曾經憂慮地對長孫無忌說,“公勸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無為宗社憂,奈何?”
而武媚娘的出現,就像這昏暗病榻前,有一束明媚的光照了進來。
李治看着武媚娘仔細地詢問左右情況,冷靜地為有眼疾的父皇念奏章。
她的五官缺少柔美,有些鋒利。
她的聲音穩重從容,就像一切都盡在掌握之中。
她就像一汪平靜的海水,海面下卻又似乎掩藏着潮湧的波濤。
李治奇異地想,她知道随時會發生什麼了,但是她一點都不害怕。
李治聽着她念奏章的平靜聲音,惶恐的心似乎也跟着平靜了下來。
沒一會兒,武媚娘就念完了一本奏章。然後留出時間給太宗和李治讨論,也可以說是太宗教導李治。
武媚娘低着頭站在角落,安靜得就像是她旁邊擺放的花瓶。
然而,在沒人看見的地方,武媚娘彎了彎嘴角。
她從進門就注意到這位新儲君了。
嗯……像一隻明明瑟瑟發抖卻炸毛佯裝威武的小雞。
武媚娘也注意到李治剛剛在看自己了,而且好像……看得還挺入神。
想到這兒,武媚娘心裡一動。
待太宗和李治讨論完後,武媚娘又聽命開始讀新奏章。
就這樣斷斷續續幾個時辰,武媚娘換班了。
李治借口追了出去,看四下無人,低聲說了句“辛苦”。
武媚娘笑着行禮,然後看向李治的眼睛,隻是一瞬,便又低頭行禮,轉身離開了。
李治怔怔地看着武媚娘的背影。她剛剛就那樣大膽地直視着自己,就像看進了他的心裡。
此時,夕陽西落,紅霞滿天,餘晖落在那抹漸行漸遠的身影上,好像給她鍍上了一次柔和的光。
來這裡這麼久了,李治第一次覺得,終南山的景色确實很美。
他想,可能是明天,或者是後天,我們就會再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