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武周]日月淩空,女當則天 > 第38章 各派人物登場

第38章 各派人物登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如果說李義府對标的是來濟,那麼許敬宗對标的便是長孫無忌。

許敬宗出身高陽許氏,也算是個不大不小的世族,但是他和長孫無忌卻不是一路人。

雖然他也是貞觀年間的老臣了,但是不同于長孫無忌從一開始是李唐的鐵杆追随者,他早年為隋朝官員,後來投奔瓦崗軍,李密兵敗後才投奔的李唐。

此人頗有才名,當年還被太宗收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同期是房玄齡、杜如晦、孔穎達、虞世南這樣的人,經常和還是秦王的太宗讨論時政、典籍,太宗即位後又兼修國史,後遷為中書舍人。

眼看着前途大好,卻在貞觀十年,因事被貶,外派為洪州司馬。

這事兒說起來簡直沒有邏輯,甚至是莫名其妙。貞觀十年,長孫皇後去世,百官縗絰,許敬宗竟然在葬禮上因為率更令歐陽詢相貌醜陋,大聲取笑。先不說冒犯了同朝為官的歐陽詢,這完全是對長孫皇後的不尊重。也不怪禦史彈劾,太宗生怒,貶谪他了。

還好此人的才能确實不錯,也是從秦王府就跟随太宗的老人了,再加上太宗心胸寬廣,唐初又正是用人之際,所以等太宗消氣後就又把他調回了中央,做了給事中。

後來,太宗親征高句麗期間,他又和高士廉(長孫無忌的舅舅,養大了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後)等人一起輔佐李治處理政事。因擅長起草诏書,文采斐然而被太宗欣賞,兼任中書侍郎。李治即位後,他又拜為禮部尚書。

眼看着前途再次光明,此人又出岔子了。他把女兒嫁給了在嶺南地區有很大勢力的馮盎之子,還收了不少金銀财寶,被人舉報,貶為鄭州刺史。

收不收錢的另說,馮盎的祖母是冼夫人,嶺南俚人首領,粵西和海南的實權領導者。馮盎本人在繼承先輩勢力的基礎上,繼續盤踞嶺南,後雖歸順唐朝,卻久不入朝,因此被多次彈劾謀反。太宗那時都準備用兵平叛了,還好被魏征勸住先派了使節過去,順利解決。

他作為一個中央官,把女兒嫁給馮盎的兒子,這樣的人家,别人舉報他可能都不是私怨使然。

雖然永徽三年,他再次回到中央,擔任衛尉卿和弘文館學士,但是此時長孫無忌勢大,早就沒了他一個非關隴集團分子的晉升途徑。

不過,現在又讓他逮到起複的機會了。在李義府試水成功後,許敬宗也公開支持李治廢王立武。這具體表現在,他多次公開勸長孫無忌順從李治的心意,就算被長孫無忌責罵也依舊不改。

就此,在廢王立武事件中,以李義府和許敬宗為首的支持派初步形成。不久後,許敬宗重新拜為禮部尚書。

支持派能在李治的支持下在朝堂上風生水起,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反對派卻沒有進行激烈回擊。有一個很大的原因便是中立派的存在,尤其是這個中立派頭頭還手握兵權。他便是太宗留給李治用來制衡長孫無忌的後手。

此人便是李勣,原名徐世勣,自瓦崗軍歸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李靖齊名的武将,跟随太宗平定四方、大破突厥、開疆拓土。

貞觀二十二年,拜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後又拜為太子詹事。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日益病重,外派李勣為疊州都督。他對李治說,“你對李勣沒有恩情,他恐怕不會效忠你。現在我把他貶谪出京,等你即位了,再把他調回來,予以仆射之職。如此,他便會效忠你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