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明德帝牽起皇後的手,滿面紅光對着前方一衆群臣道:“衆愛卿都平身吧!”
特殊的一次宴席,衆臣都沒有穿着官服,放眼望去,就像是哪家大戶在宴請鄰裡街坊好友一般。
“衆愛卿昨日可還玩得盡興,都獵到什麼好東西說與朕聽聽?”
兵部尚書周均先行起身:“回陛下,臣昨日在山内尋得一雄鹿,幸得其一對鹿茸,特此來呈送陛下與皇後。”
說完,一名小太監端來一個精緻打造的木盒。周均将其打開,隻見裡面鹿茸的切口處還泛着鮮紅,宛如嬌豔欲滴之美,正是才切下不久的。
“望陛下與皇後龍體安康。”
“好!”明德帝大笑一聲,“周大人有心了,來人,賞!”
周均拱手一笑:“多謝陛下。”
接着前來的人是禮部侍郎,他讓人用黑布照着了一個籠子,極為小心地放在了中間的地上。
“陛下、皇後,臣昨日讓人尋得一稀奇物,不過這是特此來送與皇後娘娘的。”
皇後略微驚訝“哦”了一聲,明德帝似乎有些耐不住好奇:“何物竟還需蓋着?”
禮部侍郎緩緩将手移到布上,伴随話音的同時,猛地将布揭開:“此乃臣在林中尋得的孔鳥,難逢一遇,此乃我大周之祥瑞啊!”
籠中的孔鳥正歪着頭看向四周,有了光亮之後,開始來回踱步,時不時用喙啄着籠子的邊緣。
衆人看見孔鳥,無一不注目眺望一片嘩然,這确實是難得看見。翠綠的羽冠,泛着藍色流光溢彩的身軀以及那華麗的尾身,處處彰顯着它的罕見。
這是赤禹敏第一次看着如此張揚華麗的鳥類,她歪着頭對陸琰低估了句:“你們大周還真是有點東西嘛。”
禮部侍郎恭敬道:“陛下皇後,昨日臣覓得此物之後,即為小心将其看護,臣以為此鳥應為鳳之後裔,若托付在皇後娘娘手中,必得佑我大周安甯。”
皇後早已掩蓋不住眼中對這隻孔鳥的喜愛,她含笑看了一眼明德帝,後者贊許地點了點頭。皇後站起身來道:“呂大人此番心意本宮很是喜歡,就将此鳥收下了。”
等禮部侍郎直起身來,皇後又道:“聽聞呂大人還有三位愛女,這次冬狩她們可有一道前來?”
“回皇後娘娘的話,小女不善騎射,這次狩獵也就沒有來……還請皇後娘娘見諒。”禮部侍郎抿了抿嘴。
皇後笑道:“是本宮考慮不周了,日後有機會,本宮會在狩獵中給各位大人家中女眷辦一些玩樂活動。為表示本宮謝意,等本宮回去後親自挑選些上好的首飾派人給幾位令愛送去。”
“多謝皇後。”
聽到首飾,赤禹敏一下想起什麼,急忙起身。
“皇後娘娘,敏本次前來,也給皇後帶了寫撻疆打造的玉珠首飾。”說着便讓人拿過來了一個木盒子。
陸琰定睛一看,這不是那天刺客撤退後赤禹敏為了感謝他讓他随便挑選首飾的盒子嗎,合着赤禹敏就是拿上供的東西給他呢?虧得沒要。
皇後見到那些首飾,更是笑得合不攏嘴,因為仔細瞧瞧便知這等工藝确實與大周所打造的首飾不同,更有異域風情,那個女人會不喜歡這樣精緻而美麗的金钗細合?
上供的大臣将近占了來賓的一半,這期間的菜肴也由侍女逐一呈至桌前,自然,酒水也是少不了的。
林季安見此,不由得眼神往陸琰那看去。這裡人多,要是又喝醉,他可能沒法像昨晚那般把他扛回去。
不知是不是想到一塊,陸琰的目光也在這個時候朝林季安投來。見他望向自己,陸琰十分自覺地把酒壺往桌角推去,對林季安做着口型無聲說道:“放心,我不碰酒。”說完還朝他揚唇一笑。
宴席期間,赤禹敏還為衆人帶來一曲撻疆舞,明德帝更是贊賞有加。
“諸位,朕有一事想在這裡說了。”明德帝張口,在座臣子全都靜了下來。林季安再次擡眼看向陸琰,心中的憂慮不斷占據他全身。
“你們都知曉,撻疆公主此次前來是為了兩邦之交好,朕也有意維持與撻疆友好往來的局面。此前赤禹烏王來信,望朕能在大周給公主找個稱職的夫婿。”
咯噔一下,林季安蹙起了眉,他還是猜中了,明德帝果然會在本次宴席上正式決定這件事。
“陛下!”陸琰和赤禹敏同時出了聲。
明德帝伸出手制止他們繼續說下去:“朕已經決定好了。”
但赤禹敏本就有幾分桀骜在,她不曾料到明德帝會在她下次進宮前提起此事,索性直接起身:“陛下,父王雖有來信,但既然是為我選夫,或許也得問問我的意見。”
戶部尚書起身道:“公主,這裡是大周,可不是你的撻疆。”
陸琰在林季安的注視下走到明德帝面前,下跪道:“陛下,若還是您那日與臣所說的,恕臣難以從命!”
“大膽!”明德帝一怒之下拍案而起,“陸琰,你……”
“咻”!
“铮”!
場上的變故就在一瞬之間,陸琰拔出雁翎刀截下了正要從他腦袋上方橫空而來的飛刀。這個方向,正對着坐在前面的明德帝。
“來人!有刺客,保護陛下!”魯公公看見這一幕傻了眼,好半響才扯着嗓子喊道。
明德帝“哐”的一聲摔坐到了椅子上,要不是剛才恰好是陸琰站了出來,那此刻……臉色一下變得煞白,明德帝不停念着:“護駕!護駕!”
場面轟然亂了起來,接二連三的黑衣人從四周出來,這裡并非林地,他們是何時埋伏在這裡的?眼下禦林軍都在宮内,孫太尉所帶出來的随行護衛不過幾十人。
“你們!護送陛下娘娘還有殿下回宮!其餘人等,随我擒拿刺客!”孫太尉見勢命令道。
這些黑衣刺客的十分有目的性,對于在場一衆來賓大臣他們沒有理會,是直奔明德帝去的。
“陳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