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諸葛亮見過皇上。”
李世民:“丞相快快請起,給丞相賜座!”
諸葛亮坐在李世民一旁,搖着羽扇問道:“皇上,昨夜受驚了。”
“無妨,隻是一些小賊而已,未傷皮毛。”李世民說道。
“皇上,我想你應該知道兇手是誰派來的吧?”
李世民點點頭。
“抓住了一個活口,那個活口很快就交代是劉琮派他們來的。”
就算沒有這個活口,李世民也猜出來個大概。
“皇上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李世民:“同是劉氏子孫,而且我們暫時都在荊州......”
“皇上,仁德可以對天下百姓,可以對功臣,但是□□意圖謀害皇上,罪大惡極,必須得嚴懲,他們以為荊州是他們的地盤,豈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荊州也是漢王室的土地,有了漢王室,才有了他劉表。”諸葛丞相說道。
【丞相說得對,這事得學曹操,對于謀害自己的人,就得殺徹底。】
【曆史上因為衣帶诏,曹操殺了董承他們七百餘人。】
【後來伏皇後一族也慘遭屠戮。】
此時屋外吵吵囔囔的,李世民對身邊的太監說道:“去外面看看,發生什麼事情了?”
諸葛亮在一旁若有所思地說道:“皇上,這次不用你動手,他自己送上門來了。”
很快,太監跑了回來,“回皇上,劉琮帶着軍馬兵臨城外,正在外面叫嚣着......”
後面的話,太監沒敢繼續說。
李世民:“拿我的铠甲來!”
李世民披堅執銳,帶着【玄甲軍】在城外擺開陣勢。
“皇帝小兒,如果你乖乖受擒,我可以饒你一命。”劉琮指着李世民不以為然地說道。
李世民:“這句話應該我對你說。”
劉琮冷笑了一聲:“你區區五千人馬,我有足足數萬人馬,是你的幾十倍,你狂也要有點腦子吧?”
“廢話少說!看劍!”
說完以後,李世民就沖向前,帶着自己的【玄甲軍】在劉琮的軍隊中橫沖直撞,勢不可擋,直接将劉琮的人馬打得潰不成軍。
劉琮頓時傻眼了,苗頭不對,趕緊騎上馬逃跑。
李世民眼明手快,快馬加鞭沖上來,手起劍落,直接将劉琮斬于馬下。
“降者不殺!降者不殺!”
看到劉琮死了,剩下的士兵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雖然他們是劉琮的手下,但是他們心向漢室,并不想起兵反抗。
而且李世民在荊州這一年,輕徭薄賦,經常去到田間,訪問百姓疾苦,深得民心。
隻用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李世民就平息了這場叛亂,還收編了數萬人的隊伍。
諸葛亮在城樓上将這一幕看得真切,忍不住誇贊說道:“真英雄也!真明君也!”
【二鳳這波操作帥到我了!】
【劉琮讓我明白了一句話:no-zuo-no-die!】
【對待欺負自己的人,就該這麼做,看得我乳腺都暢通了。】
劉表雖然在江夏郡,但是一直關注着襄陽城的動态。
當他得知刺殺失敗就心情惶恐,後來得知自己兒子被斬殺,數萬大軍全部投降了劉協,捶胸頓足,心痛不已。
他心痛自己的兒子,還心痛自己的數萬大軍!那可是他大半輩子的心血!
“咱們得快點走,再晚一會兒就來不及了。”劉表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跟劉琦說道。
“爹,你準備去哪兒?”
“還能去哪兒?去曹操那裡!”
劉琦:“爹,二弟一時犯了糊塗,那是他自己的錯,咱們一直在江夏,皇上他那麼仁德,一定不會責罰我們的。”
劉表來不及跟劉琦過多解釋:“你走還是不走?”
“曹操是漢朝的賊子,我們不能投降他,如今皇帝雖然勢弱,但是明君啊......”
“如果你想留下,你自己留下。”還沒等劉琦說完,劉表就自己帶着行裝離開。
“爹,你别走啊!”
......
劉琦看到自己爹離開以後,趕緊修書一封送往襄陽。
“你一定要速将這封信送到皇上手裡,我們大漢土地萬萬不能落到曹賊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