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看到正臉了!】
【哇,好帥呀!簡直長到了我心坎坎上!】
【一眼心動!】
【說實話,小時候我也想長成這樣的,但是越長大越離譜。】
【不僅長得好,還武功好,人品好,太完美了吧。】
【屬實找不到一點缺點。】
李世民在城樓上喊道:“城下來者何人?”
“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注2】
【原來是武神趙子龍啊!】
【子龍終于出場了,我最喜歡的一個三國人物!】
【長坂坡七進七出單騎救少主(一個戴眼鏡酷酷的表情)】
【渾身都是膽!】
【常勝将軍!】
【如果光以外貌說他就太膚淺了,他不光武藝高強,戰績耀眼,還非常有智慧和政治才能,劉備讨伐東吳的時候,子龍認為曹操才是國賊,應先讨伐曹操,他在蜀國當官職的時候,多次推行扶貧、減稅等政策,非常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和愛戴......】
【忠誠勇敢,能征善戰,還有治理才能,關鍵從不争功奪利,謙虛内斂還不做作。這樣的臣子誰不喜歡呢?】
李世民聽說城下來的是趙子龍,直接将兵器丢到侍衛手裡,連忙下城,親自打開城門迎接。
一旁的蒯良在趙子龍耳邊小聲介紹說道:“将軍,剛剛城牆上問你話的那個就是當今皇上,旁邊那個拿着羽扇的就是丞相諸葛亮,足智多謀,人稱【卧龍先生】......”
趙子龍聽後點點頭。
“常山趙子龍見過皇上!”趙子龍跟李世民恭敬施禮。
李世民連忙将趙子龍扶了起來。
“趙将軍免禮,早就聽劉将軍講過,趙将軍忠肝義膽、神勇不可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李世民說道。
趙子龍之前跟劉備一同投靠公孫瓒,劉備對趙子龍的印象非常深刻,兩個人在那時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後來,趙子龍回家給哥哥守喪,喪期結束,趙子龍聽聞劉備帶着漢獻帝逃至荊州,又聽聞了漢獻帝實行的一些仁政,便也準備趕過來投奔。
他起先準備過來投奔劉備的,但是沒想到皇帝竟然親自下來迎接。
趙子龍從來不看誰的勢力大就投靠誰,而是看誰是正義的一方。
當初他看重公孫瓒抵抗匈奴,是個硬漢,所以投靠他,但是公孫瓒更看重出身,他在那裡一直得不到重用......
趙子龍本以為漢獻帝被多年的傀儡生涯困得沒有朝氣,但是今日一見,皇上不但目光如炬、神采奕奕,還渾身散發着帝王才有的自信。
“都是劉将軍謬贊,子龍并未有過人戰績,不過匡扶漢室,征讨逆賊,還天下百姓一個安定之心異常堅定,為此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趙子龍抱拳說道。
蒯良在後面聽得可清楚,原來這個攔住他們去路的人叫趙子龍,常山人士。
以前也沒聽說過這号人物呀,也沒聽說他打過多牛逼的戰役,怎麼皇上見到他這麼開心,還非常重視,上來就喊趙将軍!
不過細想過來,昨兒夜裡,趙子龍的武功和謀略都配得上大将軍這個職務。
當今皇帝也真是聖明,别人都不認識,但是他一眼就認出這個藉藉無名之輩竟然是大将之材。
難怪人家能當皇帝呢?!
“趙将軍,你手裡提的是什麼?”李世民問道。
趙子龍把白布包裹着的人頭提了起來,白布下面已經被鮮血浸透:“此乃劉表的項上人頭。”
“劉表?”
“正是,昨兒夜裡,我露宿在新野城外山林,聽聞他們想要舉城投降曹操,我就直接将他殺了。剩下的這些士兵都是被逼迫的,他們願繼續替大漢效力,希望皇上開恩,饒過他們。”趙子龍說道。
李世民聽後,打心眼裡感到開心。
就這還說沒有戰績,他隻憑一人一馬,就打敗了劉表一萬隊伍,這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辦到的。
李世民拍了拍趙子龍的肩膀:“放心,你說的道理我明白,願意繼續留下來替大漢朝效力,證明他們都是好男兒,理應重用,不應責罰。”
聽到這話以後,蒯良他們心裡都松了一口氣。
“話說皇帝也不像劉表所說的那樣,晦暗無能,任人擺布,懦弱妥協呀,我看皇上看起來很聰明呀。”
“咱們之前都被劉表忽悠了,他就想着騙咱們背叛朝廷,投降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