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望着荀彧,眼裡頗為敬重,接着問道:“荀愛卿還有什麼建議嗎?盡管說。”
“皇上,臣前幾日去了一趟舊衙門的文書殿,翻看了壽春戶籍,在籍民衆大約有十七萬餘人,但是随着災害和戰争,折損數萬人,人口流失嚴重,一個州郡想要更好地發展,離不開人口,所以屬下認為咱們可以實行屯田制,讓那些外來的無家可歸的流民入籍,開墾荒地荒山,得到的糧食七三分,自己留七,交給國家三,這樣不僅能防止流民暴動,還能安定社會,同時增加糧食收入。”荀彧說道。
李世民心想不愧是曹操的頭号謀臣,每個建議都是安國定邦的好策略。
【不愧是荀文若呀!良臣賢相之才。】
【倘若不是因為荀彧心向漢室,曹丞相肯定舍不得殺他。】
【我能理解曹操,雖然你是賢才,但是既然不能為我所用,也堅決不能讓你為他人所用。】
“曹操正因為實行了屯田,不僅發展了人口,還解決了軍糧這個難題,荀愛卿,你之前在許都,對屯田制如何實施比較了解,這個事,就交給你來處理。”
“臣領命。”荀彧恭敬說道。
李世民将冒着熱氣的羊肉盛了一勺,放在荀彧的碗裡,“荀愛卿每日操勞,着實辛苦,定要多吃一些補一補。”
“謝聖上。”
“子龍,你也多來些。”
......
遠處的兩個細作看到房間裡的一幕,忍不住說道:“這個狗皇帝,一天天正事不幹,就知道逛街下館子,跟自己的幾個大臣吃喝玩樂!”
“此等昏君,必須親手剁了才解恨!”
“你發現一個問題沒有?”
“什麼問題?”
“這個狗皇帝請的這兩位大臣長得都不錯,尤其是那個穿白袍子的,簡直就是個小白臉!”
瘦高的細作看了後回答:“是這麼一回事,的确都長得不錯!這怎麼了?”
“你說昏君幹嘛非得天天找他們倆一塊下館子喝酒呀?”胖一點的細作問道。
瘦高細作:“我腦子笨,你想說啥直接講,别給我繞彎子,我不明白。”
“你聽說過龍陽之好嗎?”
“龍陽之好?你的意思是說這個狗皇帝還......”
“噓噓......你小點聲,别被旁人聽到了!”
“你想啊,好端端的皇上,誰會讓男大臣給他獻舞,而且他還親自彈奏,他不僅好色,還好男色!真是昏庸至極!!”
“你說得好像有些道理,那這個事情要不要告訴丞相。”
“丞相說了,關于劉協,無論巨細,悉數上報,這些事情自然一字不落地彙報回去。”
【謠言就是這麼産生的,憑空揣測,惡意妄評。】
【連這個都能想得出來,真是人才。】
【他們的智商也就隻能想到這些了,豈不知完全是幫倒忙,幫不到丞相一點。】
【系統導播可真會拍,他竟然知道哪裡有好戲,真的一幀也不錯過。】
趙子龍離開【壽春羊肉館】,便帶着一隊士兵趕往偏僻城區,讓戰士們将那些無人認領的屍骨挨個擡出來。
“大家注意着點,先看看身上有沒有可以甄别身份的東西,如果有,放在西邊,如果沒有,放在東邊。”趙子龍在一旁指揮說道。
“是!”
上面的屍體還沒有完全腐爛,有的身上還能留有一些證明身份的物件,但是下面的,幾乎全部都是白骨,看着堆積成山的白骨,趙子龍忍不住一陣感慨。
生逢亂世,有多少老百姓無辜丢命,有的甚至全家餓死、病死,連屍骨都無人收取,希望這樣的亂世可以早點結束,老百姓都能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
城中災民得知漢軍竟然幫着掩埋路邊的屍骨,大家心中非常感動。
他們這些災民基本上都是拖家帶口逃亡,逃亡路上,許多親人倒下了,結局無非就是露骨荒野。
兵荒馬亂,連逃命都來不及,根本顧不上去掩埋,倘若能有士兵幫忙掩埋自己親人的屍骨,他們内心肯定十分感激。
趙子龍正在帶領士兵們挖坑,擡骨,忽然看到許多難民湧了過來。
起初趙子龍還不明白怎麼回事,但是很快,那些難民便自覺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
“五湖四海皆兄弟,咱們都是華夏兒女,無論以後死在哪裡,隻要有漢軍在,咱們就可以入土為安。”
“漢軍是真心為了咱們老百姓,所以咱們也必須得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