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他們都近了孫策的身。
第三,他們都是有預謀、有目的、有計劃甚至有組織地暗殺。
這幾條加起來說明了什麼,證明敵人深知孫策的生活習性,了解他的個人習慣,知道孫策的弱點,細想起來,着實可怕。
“看這架勢,敵人誓要取你的性命,這兩次失敗,想必還會再有第三次,對方知道您英雄蓋世,心懷壯志,生怕你奪了天下,所以意欲害你,伯符兄一定要小心為上。”周瑜說道。
孫策就算再年輕氣盛,此刻也意識到自己的處境兇險。
他自然不會再像先前一樣,一馬當先,将危險置之度外。
他的父親生前就胸懷壯志,征戰南北,屢立戰功,武功蓋世,在戰場上可以說銳不可當。
敵人不敢與之正面交鋒,就采用埋伏射殺的下作手段,将他害死。
“吾繼先父遺志,征戰南北,欲為江東甚至天下百姓讨一個太平盛世,但是吾應該吸取先父教訓,防止小人暗中陷害,這是父親生前給我上的最後一課,我之前竟然都沒有重視,甚是悔恨,公瑾放心,日後我定會謹慎行事。”孫策說道。
周瑜聽後,心中頓時對孫策刮目相看,露出驚喜神色。
二人乃總角之交,深知彼此習性,周瑜佩服孫策武藝超群、爽朗豪氣、能識人用人,唯獨擔心一點,太過剛愎冒險,倘若真能改之,日後定能成一番功業。
“主公,從今日起,進入江東諸郡人員,必須嚴格盤查,對于外地口音和習武的可疑人員,進行重點盤查,同時加強軍營防衛,不幹人等,切勿靠近。”周瑜說道。
孫策點點頭:“好,公瑾,吾還有一事,需要你幫忙查明一下。”
“什麼事?”周瑜問道。
孫策:“今日丹徒山獵場被許貢門客埋伏刺殺,多虧一位俠士相助,他告訴我說姓李,名世民,看他身着錦衣,手執寶劍,就算不是世家子弟,也應該是當地豪族,你幫我去打聽打聽。”
周瑜皺了皺眉頭說道:“山西太原的豪門士族,主要就是王氏和郭氏,從未聽說有姓李的士族豪門,主公莫不是看錯了?他興許不是士族,隻是一普通百姓或者江湖俠士。”
“不可能是普通百姓,他渾身上下都透露着貴氣不凡,那錦衣亦非等閑之人能穿得起。”
“那就奇怪了,太原的确沒有李氏豪門士族。”作為一個合格的謀士,自然要掌握天下大勢,悉知各地名人士族,尤其是敵人營中的将領,但是從未聽說過李世民這一号人物。
孫策不禁疑惑起來,“倘若如此,莫非俠士隐藏了真實姓名。”
“有這可能,那位俠士到底是怎樣境況?”周瑜詢問道。
孫策:“戴着面具,未能見其真容,但是他身姿潇灑、武藝高強、談吐不凡,一看就是豪傑之輩。”
“下次如果遇到,主公一定要讓其與我見上一面,如此英豪,倘若能為咱們所用,奪權天下又多了一份勝算。”周瑜說道。
孫策:“公瑾所言極是,吾今日就想延請他來府上,但是被他托辭拒絕,來日遇到,定會全力挽留。”
【周瑜想要李世民為自己所用,豈不知李世民也想兵不血刃的收複江東。】
【這可就有看頭了,倘若孫策、周瑜知道救他的就是當今獻帝劉協,他們會怎麼想呢?】
【肯定是不相信,劉協一直都是傀儡皇帝,與二鳳那壯志豪情的性子截然相反。】
【期待孫策知道救他的人是劉協的那一幕,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吃驚。】
【倘若獻帝如此,他還會一統天下,自當霸主嗎?】
曹軍刺客首領也打聽到了獵場裡面的情況,聽聞許貢三門客不是被孫策所殺,而是被一頭戴鬥笠,身穿白衣的俠士所滅,心中不禁疑惑起來。
這位半道出來的俠客到底是誰?
當他再次回到客棧,準備取些東西,正好看到李世民的背影。
白衣?鬥笠?腰懸一把寶劍?
刺客頭領立馬警覺起來。
難道這幾日他們的行動早就被這個身穿白衣的俠士所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