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博忽然眉頭一皺,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們死守城池,拒不迎戰,很可能已經傳出消息,在等援軍。”錢博說道。
夷廖:“倘若敵人援軍趕來,背後偷襲,咱們可就慘了,必須得抓緊時間強攻,錢塘城裡士兵不過五千人,咱們大軍數萬,完全具備強攻的可行性。”
“就算錢塘早已派人給孫策報信,但是他們距錢塘少說有五百公裡,急行軍也要半月才能到,除非輕騎兵先來,那也要七到十天的時間,咱們現在還有時間設伏。”錢博說道。
夷廖驚喜地說道:“對啊,錢塘城外山林密布,而且經常有雲霧缭繞,非常适合埋伏,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還得是你!”
“事不宜遲,趕緊差弓箭手和騎兵迅速前往山林,在援軍趕來的要道上進行設伏,最好設伏兩道,以免有漏網之魚!”錢博叮囑說道。
“好!我将親自率軍前往伏擊。”夷廖說罷,便趕緊調撥軍馬趕往錢塘城外的密林。
【張津的手下還可真有兩下子。】
【豈不聞亂世出英雄?能在三國成為一方将領,多少都有兩把刷子,要不然别說獨霸一方了,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這樣才有看頭,如果都太弱,那就沒有意思了。】
太史慈來到一處山林前,由于濃霧密布,無法探知裡面的情況。
太史慈想到臨行前,李世民和孫策的提醒,便讓軍隊暫時停止前進。
“将軍,山林濃霧彌漫,要不要我先帶一小隊人馬前去探路。”太史慈的副将道。
太史慈目力甚好,但是濃霧遮擋,無法看清。
“不用!”言罷,太史慈拿出後背上的【虎撲弓】,緊接着又拿出三支羽箭,瞄準了半山腰。
清風吹過,流雲旋動,仿佛波翻浪滾,不過轉瞬即逝之間,太史慈發現一處山石旁邊有塊像铠甲的東西。
夷廖在山上發現太史慈他們停滞不前,正焦急萬分,擡頭往外望,隻聽‘嗖’地一聲,太史慈箭無虛發,正中敵軍在肩。
看到夷廖被太史慈射中,士兵們頓時慌了。
夷廖趕緊吩咐說道:“大家千萬别亂動,剛剛他們隻是試探,千萬别把他們發現。”
“将軍?!您沒事吧?”
“我沒事,隻是皮外傷。”
雖然夷廖及時安撫屬下,但是仍然有好奇的士兵突然站起來關心夷廖的安危,得到命令,又突然藏起來,這一舉動被山下太史慈等人發現。
“大家小心,有埋伏!”
聽說有埋伏,江東将士也都警惕起來,不再繼續向前。
太史慈詢問手下:“除了這條路還有别的路可以前往錢塘城嗎?”
“有!不過要多饒一天的路。”
太史慈想了想,多饒一天也無妨,就怕繞過去,那條路他們也設下埋伏。
“将士們,就算咱們繞道趕往錢塘城,後續主公趕來,肯定也會遭到埋伏,所以咱們今天必須得把這顆釘子拔掉。”太史慈跟将士們說道。
“将軍英明!”
太史慈:“雖然眼下沒有旁的路可以過去,但是咱們隊伍的精神是什麼?無所畏懼,不怕困難!見山開路,遇水搭橋,既然沒有旁的路,咱們就臨時開辟一條山路,繞到他們的後面去,從兩面對他們發起攻擊,讓他們頭尾不能相顧,定能拔除這顆釘子。”
“是!”
太史慈留下副将和大部分士兵在原地,自己率領一隊人馬借着濃霧的掩護,踏着灌木叢,趕往山林。
看到叢生的荊棘,太史慈就和戰士們拿出刀劍,将它們砍倒,艱難前行。
好在錢塘城外屬于丘陵地區,山并不算高,他們很快就摸到山林的後面。
“将軍,他們一直站在山口不進來怎麼辦?”一個士兵道。
夷廖:“山林濃霧彌漫,他們肯定擔心有埋伏,不敢輕舉妄動,待太陽升起,濃霧散去,他們自然會進山,大家千萬要藏好,切莫被敵人發現。”
到了山後,太史慈發現一條小路,便帶着隊伍沿着小路小心潛行,在距離敵人埋伏地點二十米處,太史慈用手勢示意大家夥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