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道:“啾啾……對!”
蘇筝道:“你在這等着,我前去試探一下。”
青鳥不同意道:“危……啾啾……一起……啾啾……”
蘇筝假裝沒聽懂道:“同意就好。我去啦,你在這裡别動,等我一會。”
青鳥:“?”她急地直跳:“啾啾!”
蘇筝卻已走下石台,向前繼續走,邁入密林中。前路未知,她一人去試最好,讓靈力不深的青鳥陪她一起,她不放心。
蘇筝留意着四周,随時準備好面對突如其來的暗器、術法,一路上風平浪靜,隻是這密林裡霧氣漸起,越往裡走濃,幾乎要遮住一半的視野。不久,蘇筝發覺眼前霧氣變得稀薄,有消散的迹象,算算時間,她估摸着自己走了一刻鐘有餘,青鳥怕是等急了,她加快腳步,跑出林子,眼前乍然開闊不少,正想在這做個标記,無意間轉頭瞥見了一個熟悉的建築。
那座石台。
石台的石柱上停駐着一隻小青鳥。
青鳥第一時間注意到後方傳來動靜,警惕地朝這邊看來,一見是蘇筝,立刻飛過來,道:“啾?”
蘇筝道:“禁制還在,這裡不是陣眼。”
早在她看見青鳥的那一瞬就明白當下情況,遇上所謂“鬼打牆”了,密林裡突起的霧氣幹擾了她的視線,令她喪失方向感,看似一直朝前走,實際上早就偏離了路線,無知無覺地繞回來。
其實常人夜間行路時也會遇上這種情況,有時不是被什麼鬼怪妖魔纏身,隻是因為凡人五感不靈,受制于外界環境,才會不識路況,步伐逐漸淩亂,在原地兜圈子。但蘇筝這種境界的修士,要是也遇到相同的境遇,那隻有一種原因:受到了陣法的刻意引導。
蘇筝與青鳥去尋别處的陣眼。蘇筝心中已對這所謂何氏陣法有了個大概的猜測。她剛穿來修仙界時惡補一堆人文風物古籍不是沒有用的。她猜測何氏在離山布置的禁制是靈山陣,這是用于保衛墓地的陣法。
道者認為,山南為陽,山北為陰,陰陽二氣存于山間,可被人取用,化為山靈。這種山靈與阿茸完全不同,阿茸是山間野草吸納天地靈氣後生出靈性,進而化為的精靈,所以祂有靈智,以人形行走在山間。這裡的山靈隻是人為召喚出的一種無形的氣,專職于守衛山間埋葬的墓穴。鑄成靈山陣需要在山底鋪設八個法台,分别對應着八個方位,并非所有法台都要取用,依墓主人的身份而定。
蘇筝将靈山陣的詳細門道告知青鳥。眼下她倆才尋到一個法台,這座法台在北方,屬坎,即坎台。而要找到那座正在運轉的法台,隻怕得一個一個查過去。
蘇筝和青鳥二人循着方位趕路,跑了許久。她還有一身力氣,青鳥卻因身闆太小,經不住長時間的跋涉,在蘇筝提議下,窩在她的背上稍作休息。
排除掉三座石台,向第四座進發,别說青鳥了,蘇筝都有點頭昏腦脹。誰讓她們在何氏地界,行事不敢張揚,不然早就禦劍一個個探過去了,哪要這麼麻煩。
鑽過這片灌木叢,她們終于抵達正南方位的離台,蘇筝一路上不知道和多少雜草親密接觸,毛上這裡纏着幾根樹枝,那裡沾了兩顆種子。她無奈地伸出瓜子努力去扒拉後背,剛抖掉一點,背上的青鳥突如其來地用力揪了揪她的毛!
青鳥急切道:“啾……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