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钰放下手機,先湊近平闆将方案通讀了兩遍,又就一些細節和對方的負責人聊了一會兒,總算了解了大緻情況。
按照原先的計劃,《清君側》這部戲的投資預估大概在4.5億。
作為一部電視劇,這個金額雖然還達不到曆年來最高,但也絕對是充裕的,至少如果換成是别的普通制作方,應該不僅能找來幾個新晉流量制造話題,還早就拍完上映甚至已經賺了不少錢。
但春風傳媒走的路子卻不同。
耗時四年,導演想要的不僅是重現明成祖朱棣波瀾壯闊的一生,更希望能給觀衆呈現出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人之間人性和權利的複雜糾葛,以及當時社會下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
因此無論是場景設置、演員選角、服裝道具、後期制作、影視配樂,甚至就連大場面中足夠多的群演等等各項細節,都有很高的要求。
高要求,也就代表着高消耗。
當然如果一切順利,就算再高的消耗,4.5億這樣的天文數字按理來說也足夠了,按現在的相關要求分為兩季播出,一季30集,集均也有750萬的預算。
奈何整個劇組按照某些人的話來說,全是“吹毛求疵”的大神。
選來的演員演着演着感覺不對味,換了,一換拖了工期不提還得賠違約金。
已經做好的服裝拿來穿上一看,差了點意思,重做,之前的錢相當于直接打了水漂,還得另外花更多的錢做更加精良符合曆史背景的衣服。
兩軍對戰的大場面機器都架上了人也準備了,結果發現群演太少畫面不協調,又停拍繼續找人——這一停可能不是一兩天,而是好幾天,所有的人力物力,最重要是财力就全部都浪費了。
倒也不是負責人沒能提前預判風險,而是拍攝現場确實會有很多不可控。
于是這4.5億聽着多,實際上整部劇才拍了大半就消耗了個七七八八。
偏偏導演精益求精,出品方也堅持力挺,項目時間拉的太長,其中一個大投資方眼看着這劇四年都沒能熬出來,而且很可能再來四年都拍不好,終于受不了撤資了。
這一撤資,讓本就貧窮的劇組更加捉襟見肘。
如果整部劇還沒有完全定調,而導演又能将一些主角和配角讓出來給資方塞人,那情況可能還要好點。
但壞就壞在所有人都是軸腦筋,擔着項目流産的風險依舊在死磕。
現在劇的主線都已經拍得差不多了,塞人既不可行,大的投資方自然招攬不到,小投資方一看這前期花錢如流水的樣子猶如無底洞,也不敢輕易接手,就這麼不上不下地拖了一天又一天。
春風傳媒這段日子過得十分艱苦。
靠着從前積累的口碑,他們倒也陸陸續續又拉了些資金,但算來算去也還缺至少六千萬。
要不是實在沒招了,也不至于因為淩钰揮金如土的追星而找上門來。
為表誠意,對方的負責人甚至發了一些已經提前制作完成的小片段過來,又把春風傳媒此前幾年的爆品,還有這次項目的主要班底成員的成績也一起打包都寫在了PPT裡,目的無非一個,就是證明他們值得。
六千萬。
不少,不過如果這部劇最後真的能成功在央視播出而又能取得很好的成績,那作為投資方的她得到的回報也會很可觀。
淩钰看了一眼自己的賬戶餘額,覺得可行。
系統的禮盒免費送了她一間臨街店鋪,此前需要花在這上面的預算就省了,何況她原本就存了要投資這部劇的意思,都找上門來了,哪能錯過?
孫爸之前自己就是公司老總,這方面也比她精通。
淩钰表達了投資意願,沉寂了一年多的老人家終于來了勁。
“六千萬都投是吧?大氣!這是我現在沒錢了,其實要換做是我,我肯定也是都投的。這個項目隻要能做出來,那是必賺!隻是可能還得等上個兩年才能看到回報……”
淩钰沒什麼想法:“反正咱也不急着用錢。”
孫爸頓時一拍胸脯,直覺終于有了用武之地,手機短視頻都不刷了。
“那成,我現在來聯系熟悉的法務先幫你再看看材料,後續如果對方合同過來,就給你找個專門的法律顧問。”
意氣風發的狀态回歸,連萦繞許久的頹喪氣都沒了。
淩钰在旁成了甩手掌櫃,一時也沒什麼好幹的。
他們早飯吃得晚,中午都沒再吃,這會兒眼看着日落西山,幹脆點了些外賣準備當晚飯。
想起剛才看到的最後一條評論,便又點進了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