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後續的相處,他慢慢喜歡上徐長安貼心柔和的性子,覺得對方不嬌縱傲慢,柔和謙遜,自然大方,性情是他偏好的類型。
可當他們之間的關系熟了一些後,他又發現徐長安天真爛漫、幼稚嬌氣的一面,柔和貼心、謙遜守禮不過是他“待客”時的偏好。
對于自己人,私下裡相處展露出的全是不成熟的一面,有時候幼稚嬌氣得不成樣子。
但沒有辦法,喜歡就是這麼毫無道理可言,謙遜溫和的徐長安和嬌氣天真的徐長安,不論哪一個,都讓他打從心底裡覺着喜愛。
可以說,與徐長安相處的每一瞬,他的心情都是愉悅且放松的,即便偶有緊張生疏,那也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在作祟,而不在于徐長安。
徐長安仔細回憶了一下,脆聲答:“桂花林一遊,甚是舒心解郁,若非後頭扭了腳,我定然要親自逛一逛桂花林的,即便在那待上一天的時間,我也樂意着。”
“這便是喜歡了,若不喜歡,你待那兒片刻都會覺得難受。換成人也是一樣的,不喜歡的人,你多看一眼都覺得委屈了自己的眼睛,更别說待在一處。”
話音剛落,魏乘瀾便抱着人走到了廳堂裡去,将人穩穩放到飯桌前的靠背椅子裡。
“不說這些了,先淨手,把午膳用了,填飽肚子才好做事。”魏乘瀾轉身,端來淨手的銅盆,擱在徐長安身旁的凳子上。
又從懷裡掏出一方帕子,待徐長安淨完手,幫他擦幹手上附着的水分。
細緻而又周到。
阿和見徐長安和魏乘瀾如此和諧,邊站着從食盒裡端菜出來,邊低頭抿嘴笑。
郎君真是個不錯的人呢,許久未見主子如此鮮活明朗了,沒遇到郎君之前,主子就像個垂垂老矣的等死之人。
這等反差,着實讓人震驚。
“聞着味就好香好香,要是我那兩個廚子做的菜色也跟你的一樣就好了。”徐長安贊歎完又哀歎起來。
不過,美味的飯菜在前,廚子天天做藥膳這件事情就先一邊去吧,沒有什麼東西能影響他品嘗美食的積極性。
徐長安端起飯碗,興緻勃勃的夾菜放入碗中,當然,他也沒忘記功臣魏乘瀾,給對方盛了一碗梅子魚湯。
午飯後,魏乘瀾和徐長安想着繼續回書房做上午未完成之事,待下午日頭漸斂,天氣不那麼灼熱,才一起出門到街上逛一逛。
不曾想,親爹清正院的大管家福伯突然造訪清瀾院,說是請他們二人到清正院正堂去,主持一件大事情。
福伯說得簡短,來得快,去的也快。
祖父和堂兄徐遇那兩處,福伯也着人去請了,但兄長徐晟和親爹遠在軍營,短時間内趕不回來。
怕怠慢了那位京都來的人物,便想着多找幾位直系血脈撐撐場面,免得被那京都來的大人物治罪。
畢竟中原那些官員,最喜歡擺場面了,架子比他實際上的官職都要大。
“也不知道是哪位大官,竟要将軍府如此興師動衆的去接待。”徐長安聲音有些沉,他有種不太好的預感,隻覺得那京都來的大官是個大麻煩。
若真的如他所料,非得軍師大人在場,方能鎮壓對方,否則,隻憑借他們幾人,怕是沒腦子玩得過對面。
即便老父親在場,也不夠對方幾句話的。
中原京都官場,人人善陰謀詭計,一張嘴能把有罪說成無罪,把無罪說成死罪!
魏乘瀾敏銳的察覺了徐長安身上氣息的變化,連忙偏頭看向徐長安,關心道:“可是很嚴重的事情?”
“當然,中原京都的大官到訪,估計又是一個惡意找茬的,那些人滿肚子算計,就跟武将世家有仇一樣,上茶用的茶盞都能說出一套貪腐論來。”
說完,徐長安更着急了,扯了扯魏乘瀾衣袖,急切道:“你快些抱我過去,去遲了估計又會說将軍府的人不識禮,說我們是一群粗野武夫。”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就怕對方攜帶聖谕,給他們編造一個不敬聖上的罪名!
魏乘瀾雖不太清楚事情到底會有多嚴重,但他急徐長安所急,自然會配合徐長安做事,當即将人穩穩抱起,往将軍徐沛的清正院趕去。
一刻鐘後。
二人站到了清正院門口,原本魏乘瀾想直接進去的,但徐長安讓他停下來,原地緩緩氣息,整理好衣着,不急進去。
“那些人苛刻得很,一身潦草的進去,他還會說你不敬天威,連衣着都不願規整。”
徐長安邊小聲絮叨着,邊伸手給魏乘瀾前身後背衣袖下擺,衣裳各處的褶皺都給撫平,細緻到不放過任何一處的折痕。
魏乘瀾垂眸看着徐長安繞着自己忙活,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到底是何方神聖,讓金尊玉貴的小公子徐長安這般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剛忙活完衣服褶皺,一擡眼,便瞧見了另一個問題,連忙對魏乘瀾道:“你頭發也有點淩亂,毛躁躁的感覺,應是方才被風吹亂的,你且矮下身子,我給你順一順頭發。”
魏乘瀾屈膝下蹲,目光下意識落到了徐長安小腿處:“你的腳踝可疼?待會兒若站的疼了,記着提醒我,我帶你離開。”
“不疼,許是府醫沒見過我這種崴了腳卻不疼的,剛才給我開了許多藥,還囑咐了一堆需要注意的事情。”
徐長安伸手,手指張開成爪狀,給魏乘瀾抓順着身後披下的長發。
一會兒之後,徐長安拍了拍魏乘瀾手臂,示意對方起身,而後伸手自然的挽住了魏乘瀾的手臂:“好了,我們進去吧,免得對方久等,又要鬧事。”
二人相攜并行,直至廳堂前不遠處,聽着一頓陰陽怪氣的話,方才放緩腳步。
“将軍府當真護國衛民,人人忙于庶務,本官再此等候許久,都見不着将軍大人一面呐。”
“時值和平之秋,敵寇囤草存糧無意犯境,将軍府此等忠心,不上表于陛下,實在讓本官愧對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