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85年12月23号20:00分。翔鷹母艦中控室。 ---
三艦艦長聯席視頻會議準時召開。
全息全景圖中,方案A和B被分别高亮顯示:
*****************
方案A:正面迎接撞擊
将所有防護裝置部署在翔星母艦面向爆炸沖擊波的一側,利用能量罩、能量盾和翔星艦體保護麗達号護衛艦及飛躍号火箭,免受隕石流和粒子波的沖擊。
風險評估:
-- 翔星艦:航線與沖擊波和隕石流方向一緻,存在極高輻射風險。能量罩可能在第一輪粒子波掃過後坍塌,能量盾和艦體難以抵擋大量高速隕石的持續撞擊,極可能導緻全艦損毀及重大傷亡。
*****************
方案B:分離避險,翔星自毀
麗達号護衛艦與飛躍号火箭從母艦分離,各自避險,翔星艦自毀産生截擊波削減威脅。
-- 麗達号:全體翔星艦員搭乘護衛艦沉入木星大氣層,開啟弓型引力場,生成保護艦體的能量空洞。
-- 飛躍号: 851研究所人員乘飛躍号火箭,通過超速航行加速駛向安全區,并配備雙重防護盾及能量節點生成環繞火箭艦體的能量罩。
-- 翔星艦:自毀引爆暗物質燃料,産生大爆炸,生成截擊波推離隕石至安全區。需要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駕駛星艦,并在指定航線上精準引爆。
風險評估:
-- 飛躍号:無減速系統,需星艦超速飛行攔截對接。無生命維持系統,若10小時内未完成對接,動力不足将導緻休眠箱失靈,人員大量傷亡。
-- 麗達号:利用改裝X超速引擎産生的引力場保護艦體,但該技術未經實驗驗證。若引擎動力不足以逃脫木星引力,将永久困于大氣層;關閉弓型引力場則會導緻能量空洞坍塌,麗達号極可能被高溫高壓氣體摧毀。
-- 安全區:截擊波有效削減隕石流的速度和數量。安全區的穹形能量罩有較高概率持續工作,确保内部艦隻的安全。
*****************
“我認為,方案A還算靠譜,但方案B簡直瘋狂!”全息影像中,托科将軍站在指揮台前,左手掐腰,右手一揮,焦躁地低聲咒罵道:“該死!這種做法無異于讓指揮官閣下、湯普森艦長,以及翔星艦上的三千五百多名官兵犧牲生命,僅僅為了确保851人員的安全!這太不公平了!”
梅蘭達艦長皺了皺眉,将目光轉向阿羅德艦長的全息影像,靜待他的回應。
作為三艦中資曆最深的艦長,梅蘭達在AB預案中都被指定為埃裡克森總指揮官殉職後的繼任者。而她的翔鷹艦,如果翔星被毀,也将立刻被升為第一艦隊旗艦。此刻,作為代理總指揮官的第一人選,她必須冷靜權衡兩份方案的利弊,從中篩選最合适的應急預案,以确保整個第一艦隊的安全。
阿羅德将軍臉色陰沉,語氣中透着憤怒:“沒錯!我完全贊同托科将軍的看法。如果是我,絕對會選擇方案A!讓方案B見鬼去吧!這一切的根源,不就在于851研究所那位傲慢、自以為是的所長維克托,還有那些迂腐無能的學究們嗎?他們明明近在咫尺,卻要靠遠在天邊的火星基地裡的家夥們來提醒我們末日即将來臨!簡直是荒唐至極!”
梅蘭達也是剛與各部主官和作戰參謀仔細讨論過這兩個方案。
她心下感慨萬分,“指揮官閣下和湯普森艦長這是深知這次大爆炸的嚴峻性,他們做出的這兩個方案,真是一個比一個大膽,一個比一個風險更高!尤其是方案B,這樣的選擇無疑就是向死而生!”
坐在梅蘭達身邊的翔鷹艦副艦長,是剛剛從翔星艦輪換過來的科林斯少将。初來乍到的他,一般很少主動發言。
這一次,他顯然難掩心中的怒火:“那些851研究所的人總是不守規矩,給我們的士兵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他們自由散漫,和他們協同工作本身就是一種危險。每次執行采集暗物質伴生物樣本的任務,我的士兵們都如履薄冰,因為那些學者的粗心大意,經常犯下離譜的錯誤,還時不時實驗他們臨時想到的奇葩想法,完全不顧後果。他們的随心所欲随時可能讓士兵無辜喪命!天啊,這些隻懂公式的家夥,似乎完全不了解‘規矩’的意義!”
他語氣更為激烈:“所以,我完全同意托科将軍的看法!為什麼每次出問題,我們都得優先确保他們的安全?難道我們的官兵注定要無條件地犧牲在前?”
科林斯少将曾在翔星艦擔任副艦長,服役十多年,對這艘戰艦和其官兵懷有深厚的感情。而方案B的實施,将犧牲他十分敬重的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更别提那些與他共事多年的同僚和部下生還的希望也微乎其微!
會議室内的氣氛愈發壓抑。
方案B明擺着要犧牲翔星艦上3000多名官兵和兩位最高指揮官的生命,來換取851研究所的絕對安全。盡管許多人在飛躍号上也有親人,但讓第一艦隊以如此沉重的代價保護851研究所,顯然超出了他們能夠接受的範圍。
托科将軍回到指揮台,一拳砸在指揮台上,憤憤道:“哼,我早就知道,由維克托領導的851研究所,遲早會給我們帶來災難!過去一個月,埃裡克森指揮官在每周例會上多次強調制定急疏散計劃并演練的重要性,并督促851基地至少進行一次疏散演習。但維克托所長和裡卡多副所長對此完全置若罔聞!”
他冷笑一聲,繼續道:“我夫人告訴我,這次疏散行動中,王明遠上校不得不把那些難纏的人綁了或弄暈,才能将他們安全送到轉運艙中。而為了搬運那些老家夥們藏在洞穴深處、未經申報卻說是‘極為重要’的伴生物樣本,王上校不得不臨時調動了他所有的無人機甲戰士!超時30分鐘,已經是萬幸。更荒唐的是,這幫書呆子們直到進入休眠艙之前,還在議論要把救了他們命的王明遠送上軍事法庭,真是忘恩負義到了極點!”
他氣哼哼地補了一句:“哦,說實話,如果這次的大爆炸能直接把這些災難的始作俑者送上天堂,那才是他們應得的公正!在那裡,他們可以喋喋不休地向永恒的星辰訴說他們的抱怨,簡直再合适不過了!”
科林斯少将轉向依然沉默的梅蘭達艦長,語氣沉重:“方案B——利用暗物質爆炸産生的截擊波攔截隕石流,這可是維克托團隊的提議。先不談這個計劃的技術可行性,但我必須問,如果我們真的執行方案B,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會因此殉職,而麗達号護衛艦休眠艙中的3500多名官兵們,他們的生存幾率究竟有多少?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保全所有人的更為周全的計劃!”
梅蘭達掃視虛拟會議室内的一衆軍官,顯然大家都對幾位将軍的發言感同身受,很多人暗自點頭。
梅蘭達艦長深知,這些軍人的憤怒源自多年來對851研究所的不滿。她明白,除非能夠說服他們理解并尊重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選擇方案B的初衷,否則,令他們提供切實可行預案的方法,也許很難做到。
“尊敬的艦長們,各位在座的同仁,作為聯盟觀察員,我認為此刻有必要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秦翎洋站起身,表情嚴肅,态度堅決,與他平日裡的溫和圓滑截然不同。
“首先,我們面臨的時間非常緊迫。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并未要求我們選擇具體方案,他們需要的是對每種可能的方案都做好準備。因此,我們應該信任他們的判斷,他們知道如何在官兵生命與第一艦隊職責之間作出權衡。”
他目光掃過會議室中的每個人,繼續說道:“其次,無論木星實驗的結果如何,成功與否,都是人類探索未知的一次大膽嘗試。科學探索本身伴随着風險。盡管851研究所對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科學家放棄優渥待遇,與第一艦隊官兵并肩作戰,在邊緣星球投入了十年心血。他們也許散漫,但在建設飛翔之城和木星實驗基地的過程中,他們曾與你們同甘共苦。”
他的語氣稍緩,“851研究所的科學家掌握着暗物質燃料的核心技術。他們的犧牲不僅會讓我們失去木星實驗的智慧結晶,也會使這一領域遭受不可彌補的打擊,影響人類的未來。所以,如果我們必須犧牲,就要問自己,能為後人留下什麼最寶貴的東西?我認為,那就是從這次失敗中學到的知識。這正是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考慮方案B的原因。”
他環視衆人,總結道:“請大家放下成見,團結一緻。讓我們向指揮官展示,無論他們作出怎樣的選擇,我們都會全力以赴,确保翔星艦的犧牲有價值!”
會議室内陷入短暫的沉默。
許多人不禁回憶起過去十年間第一艦隊與851研究所共同經曆的艱難歲月。曾經的怨怼與不滿在這一刻似乎有所消散,畢竟,誰也無法否認,這些或許有些迂腐的科學家們,确實與第一艦隊的官兵同甘共苦。平日裡,他們并沒有享受超乎尋常的特權,甚至851研究所的生活條件,還不及飛翔之城的優渥。
阿羅德将軍望向這位他戲稱為“間諜頭子”的聯盟情報處少将處長秦翎洋,心中不由得對他剛才那番令人信服的話語暗自贊許。
阿羅德曾與秦翎洋有一面之緣,且知道他是韓呈棟将軍的堅定盟友之一。
十一年前的火星二号事件中,X手冊解碼專家秦翎海(秦翎洋的哥哥)與夫人韓呈芝(韓呈棟的表姐)被綁架。營救行動失敗後,二人不幸遇害。在事發現場,匆匆趕到的韓呈棟怒不可遏,對未能等到飛龍護衛艦支援便擅自發動襲擊的翔隼艦阿羅德将軍大發脾氣。當時,一位身手敏捷的青年軍官緊緊抱住憤怒至極、已紅了眼的韓呈棟,連拉帶拽地将他拖走,才避免了這兩支突擊隊的将官當場動手互毆。
阿羅德出于好奇,便派手下去打聽。原來,那位能攔住以桀骜不馴著稱的韓呈棟的青年軍官,正是受害人秦翎海的弟弟秦翎洋,他剛剛軍校畢業,那次随同韓呈棟的突擊隊而來,是為了營救他的哥哥,但遺憾的是,未能如願。
阿羅德當時便對這位隐忍克制的受害人家屬感到深深的歉意,使他原本打算對韓呈棟的無禮挑釁作出回應的計劃,也不了了之。而那位年僅23歲的秦翎洋,在那樣的情況下所展現出的理智和決斷,也令他印象深刻。
托科将軍雖然想要反駁,但最終也隻是搖頭歎氣,選擇了沉默。他們對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的人品和決策風格都有深刻的了解,顯然,秦處長的發言正中要害,揭示了那兩位将軍會選擇方案B的深層原因。
梅蘭達艦長滿意地點了點頭,心中暗想,難怪埃裡克森指揮官堅持讓秦翎洋參與計劃制定。他的話切中要害,令人信服。她站起身,環視四周,語氣堅定地說道:“秦處長,我代表第一艦隊感謝你的提醒。請放心,我們會全力支持埃裡克森指揮官和湯普森艦長的決定。現在,讓我們開始讨論方案A和方案B的具體應對措施。我們必須在50分鐘内向兩位指揮官作出回複。”
大家很快對方案A達成一緻,其核心任務是營救翔星艦。
- 最壞情況:如果翔星艦上的麗達号護衛艦和飛躍号火箭完全損壞,将需要至少四艘護衛艦執行救援任務。這些護衛艦需全程啟用能量盾穿越隕石流,安全拖出翔星艦的殘骸。
- 最佳情況:如果翔星艦上的麗達号護衛艦并未完全損毀,救援任務将相對簡單。隻需迅速将幸存人員轉移至麗達号護衛艦,并尋找機會脫離隕石流,此時隻需部署兩艘護衛艦進行接應即可。
于是,大家将精力集中在為方案B制定應急預案。
在方案B中,“麗達号”将主動沉入木星大氣層,而救援三艦對此無能為力。
“飛越号”則需加速飛向安全區。但由于其缺乏減速系統,必須由一艘星艦以超速飛行完成攔截和對接。
托科詳細介紹了翔鳳艦為回收飛躍号制定的方案:“我們計劃在能量罩後方開一個缺口,讓飛躍号通過。一旦通過,翔隼或翔鳳母艦将離開安全區,加速到與飛躍号相同的速度進行對接。雖然方案簡單直接,但風險極高。如果飛躍号航線上發生空間扭曲,即使是輕微的,也可能導緻艦毀人亡的嚴重後果。”
他接着提出備選方案:“為降低風險,我的飛行主官格林上校及楊凱和李維斯中校建議,将星艦對接作為備用方案。我們可以派出兩艘護衛艦攔截飛躍号,協助其減速,從而避免母艦超速飛行的高風險。”
阿羅德表示擔憂:“托科将軍,護衛艦雖有足夠動力協助減速,但以其艦體構造,如何與如此龐大的飛躍号進行高速對接?如果對接失敗,又如何有效減速?”
托科攤開雙手說道:“我們的計劃是讓兩艘護衛艦與飛躍号并行飛行,利用張開的能量罩夾住飛躍号,通過物理方式強制減速。然而,這種方法風險極高。在高速操作下,能量罩可能很快坍塌,能量盾也會迅速磨損。更糟的是,兩艦速度稍有不匹配,就可能導緻飛躍号損壞。但這是飛行員們目前能想到的最佳方案。”
阿羅德将軍忍不住調侃道:“托科将軍,如果你的飛行員想敲碎維克托的腦袋,真沒必要如此費勁。他們怎麼能提出這樣的操作?即便是低速飛行,物理減速都不允許任何失誤!接近超速航行速度的飛躍号稍有偏差,就會在護衛艦的夾擊下直接解體,箭毀人亡!”
他咕哝着補了一句,“他們最近一定在看地球上的那部警匪片《飛馳的神探瑪麗安》。那位女士的飛車的确能漂亮地截停任何車輛,但他們忘了,那隻是電影裡的美好場面!”
全息影像中,托科将軍站在翔鳳艦的指揮台前,啪地一聲将飛行頭盔摔在桌上。
他不得不承認,這個計劃風險确實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