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們面面相觑,一時竟無人能回答。
李元浩無奈地歎了口氣,招手示意來自翔星艦的參謀上前,向大家介紹學院艦目前的系統情況。
翔星工程部的參謀首先将一份份學院艦控制系統圖在中央顯示區展開,然後清了清嗓子,開口道:“諸位同僚,我們翔星工程部之所以從未對學院艦的狄安娜主機和其他主要系統進行升級,原因其實很簡單——沒必要!在過去十年間,學院艦大部分時間都停泊在翔星艦的2号泊位。翔星艦作為旗艦,常駐飛翔之城,而學院艦離開飛翔之城的次數極其有限。事實上,它進行過的最長航程,不過是每學期泊入一艘母艦,前往851基地或木星試驗場參觀。”
他頓了頓,指向全息圖中的航線規劃部分,繼續說道:“因此,在學院艦上,算力最強的當屬航線計算單元。可是,這些計算單元已經被重新分配,去支持生命控制系統和全息全景模拟系統。我們實施這些改造的初衷,是為了增強學院艦的生活舒适度,并提供高質量教學環境。但對于這次韓艦長要求的遠航任務來說,很不幸,這種系統架構反而成了一大阻礙。”
他掃視了一圈,語氣嚴肅,“進行安全可靠的長程航行最為關鍵的就是擁有一個強大的航線規劃系統,根據突發狀況來不斷優化、修訂航線。如果,”他頓了頓,似乎覺得這樣說頗不吉利,改口道,“我是說假設,木星實驗失敗,引發隕石流并形成高輻射區,那麼從木星返回地球的長程航行,其航線規劃和修正的複雜度,恐怕會比大爆炸前的任何一次任務都要棘手得多。”
他的話音剛落,衆人神情都變得凝重起來。
“其次,”翔星工程參謀繼續道,“學院艦這十年來的動力系統,一直是直接接駁翔星母艦的主動力網。換句話說,它的動力系統單元,十年來從未經曆過任何升級!”
……
随着翔星工程部參謀介紹的深入,每位工程師的眉頭都越皺越緊。他們很快意識到,僅僅依賴學院艦上那台老舊的狄安娜主機執行這次遠航任務,對于機組人員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而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更換主機或重新架構整個系統,絕不是三四天就能完成的任務。
情況,比他們預想的更棘手。
束手無策的工程師們經過一番激烈讨論後,最終決定采取應急方案——調集所有能夠從飛龍母艦上征用的球形機器人助手,并将它們配置為外置計算節點。他們将這一臨時系統稱為“飛龍移動主機”,專門用于航線制定和修訂。在時間、人手和資源都極其有限的情況下,這種變通之策成了李元浩團隊能想到的唯一可行的解決方案。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權宜之計,倒也展現出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首先,新升級的點對點艦載武器與飛行指揮系統可以直接由飛龍移動主機控制。這一點極大簡化了系統兼容性問題,因為它們不需要與學院艦現有的艦載系統進行複雜的接口匹配。換句話說,這意味着無需對狄安娜主機進行硬件或軟件升級,從而徹底規避了新舊系統之間可能存在的版本兼容性沖突。
其次,所有球形機器人均支持腦機接口控制,使得盧克和善于使用腦機接口的飛龍和智源兄弟能夠實時與飛龍移動主機進行多機互動。這種交互方式不僅增強了系統的靈活性,更讓他們在面對突發狀況時,能夠迅速響應、動态調整,極大提升了航行的安全性。
最令李元浩上校滿意的是,飛龍移動主機還能為狄安娜主機提供約60%的冗餘計算力。這意味着,在未來狄安娜主機計算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飛龍移動主機能夠迅速分擔計算任務,為其提供算力支持,确保所有運行在狄安娜主機上的關鍵系統不會因資源匮乏而中斷。
因此,當李元浩看着逐漸成型的“飛龍移動主機”順利接管了部分關鍵系統的控制後,心中的焦慮終于稍稍緩解。他希望他們這場與時間賽跑的系統升級改造,或許真的能讓學院艦挺過這次嚴峻的遠航挑戰。
--- 2285年12月24日10:30| 學院艦艦橋---
經過四天的緊張施工,學院艦的升級改造工程終于完工。李元浩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稍稍松懈。然而,當他走進艦橋,準備驗收改造成果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的眉頭再次緊鎖——那些忙碌穿梭的球形機器人幾乎占據了整個艦橋空間,讓指揮區顯得異常擁擠。
一名參謀愁眉苦臉地走了過來,苦笑着說道:“李上校,看看吧——不管韓艦長最後派徐克銘上校的哪幾位飛行員來執飛學院艦,我敢打賭,我們工程部每天都會被他們罵得狗血淋頭!”
他指了指那些在艦橋上滾來滾去、不斷接駁狄安娜主機的球形機器人,歎道:“這套系統最大的缺點就是,飛龍移動主機必須與狄安娜主機的計算單元頻繁交互,所以隻能不停地在各個系統之間穿梭。現在好了,艦橋簡直變成了機器人的遊樂園!我們想走條直線都難,光是待在這裡,就夠讓人崩潰的!”
李元浩歎了口氣,攤了攤手:“哎,時間緊迫,也隻能将就了。”
他心裡盤算着:“韓艦長安排的飛行員是智源和飛龍……這兩個小鬼,一個人就能輕松執飛學院艦。艦橋雖然擁擠,對他們來說應該不成問題吧?”
可是,智源性格溫和,好說話,或許還能忍受這份混亂。但韓飛龍?他和他父親韓呈棟一樣,眼光挑剔,要求極高,面對這樣一座亂成一團的艦橋,肯定抱怨不已!
一想到今晚18:30要和學院艦指揮官們進行交接會議,李元浩就頭疼。
他甩了甩頭,無奈地歎了口氣。他和工程部的同僚們還得趕去弓型引力場做最後的調試,這邊的工作隻能就此收尾了。
一邊轉身離開,他一邊在心裡安慰自己:“得嘞,就算讓飛龍那小子親自升級,他也未必能做得更好。反正,我們已經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