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柯南]零和博弈 > 第9章 一幢事先聲張的謀殺案

第9章 一幢事先聲張的謀殺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紐約 19:00 EDT

馬特奧辦事算是利索的,在安室透離開酒吧的1個小時以内就拿到了他需要的信息。

安德烈·米勒,本地人,28歲,本科學曆,社會學專業。其本科生涯成績中上,但是在社團以及學生運動中非常活躍,雖然不是教授眼中可深造的科研苗子,但卻是學生間受歡迎的社交能手。

畢業後憑着單純的一腔熱血為社會福利機構工作,卻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福利機構無法解決社會問題,遂搭上選舉末班車,意外受到了賞識當選。米勒本人并非是傳統政治家族出身,不接觸财團,一心隻想改善當地情況。

這在基層來說并不屬于罕見,但也意味着他不會有機會去接觸上層,更不會輕易引來殺身之禍。總的來說隻是個腦子還可以的理想主義笨蛋。

在他死後的第二天,本地報紙鋪天蓋地宣傳了該事件,隻是比起他幹了什麼,更多的報紙還是在評論無法改善的幫派沖突以及槍\\械持有問題。對于大部分報社來說,他的功績并不足以成為一個封面人物,不過作為這次事件裡意外身亡的人中地位最高的,反對黨和禁//槍團體以及槍//支協會都拿他做例子吵得不亦樂乎。

現在才隻是第二天的夜晚,人們對于該事件的讨論就已經逐漸平息,轉為更加娛樂化的東西,想必等到第二天早上就會徹底銷聲匿迹。

自此,再無人關心因為這件事丢掉的人//命。

「咱們這不是天天打槍,這是紐約,你在期待啥」

「你剛來可能不知道,這兒是兩個幫派的交界地,晚上經常會打起來」

作為本地人的米勒不可能對他住家周邊的情況不了解,就算以前不住在這個社區,作為議員來說,也會有人去提醒。而且以本地人習以為常的态度來說,兩個幫派械鬥甚至開/槍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昨天那個槍擊還死了個議員咧。就是昨天還在推上的那個……」

「你他媽賣了米勒是嗎」

而同樣,米勒在本地人中的口碑至少不能說壞,甚至社交媒體上的知名度也都還是有的。他已經是議員,對社交媒體影響力也沒有那麼極端的追求,不存在為了吸引流量而去冒險的幾率。因此能讓米勒冒險出門的必然是大事,比如說……之前的CIA情報洩露案。

受益于他社交媒體上的活躍度,米勒的曝光使得一般民衆們有機會得知CIA與其他國家的互動。不管是路人、學者、記者、或者一些陰謀論愛好者都讓這件事都變成了一種難得的談資,畢竟絕大多數人對于這些機構的了解僅限于文藝和影視作品,直面陰影的人可不多。

米勒的案子關鍵點從來都不在于是誰開的那一槍或是他為什麼會出現在現場,誰把他叫出來的不重要、是不是故意引他到幫派沖突現場的也不重要。隻要聲稱自己有關于之前洩露案的更多細節,米勒這種從來不在政治圈子裡的人自然看不出危險性,靠着熱血和正義感就會冒險出來。

而隻要他踏出了家門口的監控區域,不管是不是幫派成員開的槍都可以僞裝成幫派互鬥或者流/彈意外。

想到這,安室透有些頭疼地點開暗網和加密郵箱,還是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這個FBI到底在幹什麼?難道還需要我把事情說的更明白一些嗎?啧……

從雪城的露面開始,他布置了一切可以讓赤井秀一聯想到自己的線索,可反饋呢?您撥打的用戶暫時無法接通。

雖然不是不能黑進攝像頭裡看看這幫子FBI是不是真的天天在茶歇,但自從他來到美國以後就有太多雙眼睛盯着,實在是不利于他暗中行動。偷偷留點線索就算了,黑進公共攝像頭難道是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挑戰全世界最出名的情報機構之一?

他簡要的整理了一下手裡的線索,篩選了可以說的和不可以說的,一份僞裝成線報發給FBI,一份簡略版發給丹尼爾賣人情。

前者應該能從這裡看出背後有誰的手筆,内部紛争就留着他們自己享受吧。後者不出意外的話可以順帶變成自己在本地的另一個眼線。至于米勒被殺的真正原因?哈,他沒這麼好心把底牌亮出來。更别提……米勒手裡的消息,從一開始就是他放出去的。

這是安室透落地米國以後布的局,利用手上名單的一小部分結合他自身的分析做出一個引子,來釣那群對他手裡的東西感興趣又并不真的了解他實力的家夥們……比如CIA和赤井秀一以外的FBI。本以為用這個可以吸引到那些可以利用的家夥們,沒想到一網下去有個不是魚的東西蹦了出來,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

在意識到米勒的習慣後,安室透及時收手止損,勉強從一衆情報販子和CIA以及FBI的手下溜走了。

不成想,竟然有人拿着半吊子的信息出來曝光不說,還真的引起了不小的反響。真的是贊美社交媒體。

雖然消息是半吊子的,但知道内情的人都看出了他手裡那半條消息是真的。互聯網上可從來不缺高手,也從來不止米國人用。就算現在還隻是半條信息,萬一多說點什麼話,大家一感興趣把後半條挖出來怎麼辦?

這個米勒偏偏有個非常新生代的習慣:重度社交媒體依//賴,一天不發個推感慨一下什麼就覺得人生不太完整。這種使用頻率,尤其又是在曝光之後,如果突然産生變化那就不免讓人聯想起有人封了他的口。主流媒體還可以通過手段限制相關報道,社交媒體總不能直接堵住,不然豈不是明晃晃告訴别人這事有貓膩。

于是可憐的米勒先生就這樣被輕易的決定了生死,走入必然會發生的結局。

可是安室透不會把這一層的消息告訴别人,他是情報販子,小利小惠是吸引顧客上門的手段,讓利讓到血本無歸則是愚蠢。降谷零也不會,他不能在達成目的之前出現任何過于偏離計劃的行動,更何況對他來說現在還有個更重要的問題:諸伏景光到底在幹嘛?

「你不是才和我發郵件要過?」

可惡……諸伏景光!你在想什麼呢!

降谷零現在整個人都要抓狂了,他重新啟用波本的身份以後并沒有聯系過馬特奧,他甚至都不在紐約,不需要專精本地的線人。

這個世界上如果能有冒充波本身份而不被一般人懷疑的隻有兩個,一個叫赤井秀一,一個叫諸伏景光。前者純粹是跟波本打的太多次,一來二去能把波本的神情學個八成像,但他不是情報專員,習慣上的差異騙不過情報販子。

從時間差來看,用了波本身份聯絡馬特奧的隻可能是那位從小到大連卧底都在和他一起的諸伏景光。

很不巧,降谷零在離開日本前就假死以後如何行動這件事跟諸伏吵了自高中以來最大的架,并且由于在出國之後,他大部分可以直接聯系的線路不是被監視監聽就是為了不連累其他人而被他自行銷毀,兩個人就此斷了聯系。

……說到底,分歧其實也沒有那麼大,無非就是讓諸伏參與到多深的位置。從他在審查期間發現問題到被人下套的間隔實在太短,他能做的準備極其有限,隻夠一個人脫身。如果景光想要參與進來,他和景光有一個人必然會被暴露在敵人眼中。不僅如此,還有可能因為資料公開,一次性把他周圍的人牽連個遍。

但諸伏景光是什麼人,降谷零從小到大吵架從來沒有赢過他,嘴巴不能說厲害,但是人犟的很,結果就是哪次吵架不得是零先服軟?

而景光這次也堅持認為零一個人實在是太勉強了,這不比卧底的時候,公//安現在已經變成了敵人,你已經不在卧底了,至少這回也依靠我們一下。

降谷聽完人都要氣樂了,不讓我一個人,那當初你撤離的時候不也一樣?為什麼出了事不按照我們讨論過的方案走,偏偏铤而走險跟萊伊合作?讓他開你一槍不如讓我來!

于是在這麼個大事面前,兩個優秀的前潛入搜查官現公安,極其不合時宜的大吵一架後一轉冷戰,一直到臨出國的時候都沒有什麼聯系。

可我也不想這樣啊,我也想和你們一起……景……

降谷零癟了嘴趴在電腦桌上。

嗯……等等……?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