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渾身都在疼,可又不知是哪裡疼。大夫查不出來,阿娘說我在裝病。我真的病了嗎?還是我以為我病了?”
“人究竟為什麼要活着呢?”
“我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看。我好難受。”
“天底下怎麼會有我這樣自私不孝的人呢?阿娘還需要我出人頭地啊。”
“疼一點,也許就不會想死了吧。”
“我好煩躁,總是想要發脾氣。可我不能發脾氣啊。”
“我能睡覺了,可總是睡不醒。”
“我喘不過氣來。”
“我不是在賭氣,我真的很難受。”
“我好累,什麼都做不了,也不想說話。”
“我死了以後,阿娘會傷心嗎?”
“我就是個禍害。我死了,所有人都能過得更好吧?”
“都是我的錯,是我一直在拖累阿娘。”
“對不起,我要走了。對不起。”
“我好想死。我不能死。”
顧生寒歎了口氣:“他,大概是有些抑郁了吧。”
三人心情沉重,退出屋外。廚房的水燒好了,浴桶也已備在隔壁,一共三個。雖有紗簾隔着,但二人還是讓皎皎先去,囑咐她不要洗太久,怕她腿傷惡化。皎皎把東西放好,翻出換洗衣物,換上店裡的木屐,進了隔間。
大約兩刻鐘後,梅任行聽到敲門聲。打開門,隻見皎皎頭上包着一塊毛巾,手裡還抱着洗好的衣服,一雙赤足趿拉在木屐上,隻是右腳腳踝處有星星點點的淤紫。
“我洗好了,你們去吧。”
“你這瘀血怎麼都流到腳踝處了?”
“好像是哦……”
“還好像是哦!”
“我先去放一下東西!”
皎皎回來的時候,梅任行為她挽起褲腿檢查。原先隻是傷在小腿中部,現在整個側面都是一片青紫。
“不疼嗎?”
“不疼啊,就是脹得有點難受。”
“你也沒洗太長時間啊。”
“可能水太熱了?或者走路走的?沒事,正好勻一勻。”
梅任行無奈,隻得給她重新噴了一次冷敷劑。
“你說,如果我為他寫首詩,他會高興還是會生氣?”
“誰?常樂嗎?”
“嗯。”
“應該會高興吧。”
第二天下樓的時候,棺材卻不見了。三人不敢多問,怕刺激到常母,于是隻是将号牌交還,又多封了一點錢押在櫃台上,牽馬離去。路過早點攤,買了一些燒餅和豆漿,坐下與攤主攀談起來,方知常樂已經下葬,就在城西。
攤主邊給劑子收口邊道:“那孩子也忒不懂事!要我說,棺材都不應該給他買。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也好,早點埋了,眼不見為淨。”
此時一個半人高的小孩兒跑了出來:“娘,我餓了。”
攤主随手從鐵架上撿了一個已經烙好的燒餅:“吃完了好好念書。你可千萬别學那個常樂!”
小孩兒啃了一口燒餅,小心翼翼說道:“娘,你之前不是還讓我多學學——”
攤主将劑子摔入鍋中:“我讓你好好念書!”
小孩兒不再說話,抱着燒餅跑回屋裡去了。
三人本是向東而行,如今原路返回,見到昨日的兩個石碑,不免感慨萬千。常樂的墓在更西邊,墳上正是新土,很好辨認。皎皎從懷中取出為他而寫的詩,梅任行接過,隻見上面寫的是:
滿目殘書卷,三載舊衣冠。
可憐陌上人,長向墓中看。
秋風殊未到,何事摧心肝?
梅任行歎了一口氣:“常樂兄,希望你在那邊能夠比在這裡開心一些。這是我師妹為你寫的,送給你。”說着将其放在墓碑下,燒盡了。
顧生寒道:“凡是加了靈印的樂器,都能為人安神,效用直達魂魄。如今雖在另外一邊,或許也能對他有所助益。”
梅任行點點頭,從重重衣物包裹中取出琴盒。二人皆習琴,所以隻帶了一張。梅任行席地而坐:“不知道你喜歡什麼,就彈我喜歡的曲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