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正沒有頭緒,便聽見門上又響起敲門聲。打開一看,是子野帶着一席飯菜前來。夥計将飯菜放下,便退了出去。
子野道:“都聽見了吧?”
梅任行道:“啊?”
子野随意尋了一處坐下:“别裝傻,樓裡但凡有誰動了術法,我都能知道。”
梅任行笑了笑,道:“那位殿下是?”
“哦,是太子,之前忘了跟你們說他的身份。他一來我就發現了,特意安排在你們隔壁。偏巧你們不在,不過倒也沒說什麼,就是聽了下曲子。我剛才一直在對面,後來看你們回來,本想等那邊歌女樂師下去就叫你們。結果又來了一個城衛,就是那天報信讓人圍住你們的那個,所以我就讓人給他指了你們的房間,想着你一定能認出來。”
“原來如此。我說怎麼那麼巧呢?”
“也不怪你們當時沒有發現。他根本就沒有派人跟着你們,而是直接派人去了附近所有城池。”
“其實也怪我們那時心存僥幸,以為混過去了。對了,子野,閣主他當時是怎麼知道我們出事了的?通訊不是斷了嗎?”
“我也不知道。反正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秉持一個原則,你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就是了。讓我印書我就印書,讓我來洛陽我就來洛陽。——也許是送你們的什麼東西上有連接,事态緊急時會觸發?”
“那估計是這指環了。皎皎的之前在琵琶峰上有過反應。”
“嗯。喲,這是?”
“什麼?哦,寶劍啊。昨天子由送的,忘了帶下去。”
“寶劍?”子野看了一眼,複以手支頤,“那你拔出來試試看?”
梅任行一手握柄一手持鞘,然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拔出來:“難道是有識别封印?需要某個特定的人?來,皎皎,你試一下。”
子野擡手止住,笑道:“不逗你了,還沒那麼無聊,往這上面加識别封印。”然後接過來微微擰了一下劍柄:“你要不要試一下?”
“試什麼?”然而梅任行剛一接觸劍鞘,便覺手臂異常疼痛,不禁癱倒在地,“這是電——”
子野将其移開:“怎麼樣?好玩吧?”
梅任行無奈:“好玩。”
子野将劍柄擰回原位:“子由也算費心了,知道按照當今律法,隻要還手,多半就認定是‘互毆’,所以隻能跑。但是人多的時候,不動手又跑不掉。你拿把劍到處甩,萬一有不怕死的撞上去,也不能算正當防衛,而是過失殺人,甚至是故意殺人。這東西正好,既不留傷痕,也不影響健康,适合跑路,還不留證據。”
梅任行按着皎皎的肩膀爬起來:“不會暴露術法吧?”
子野道:“不會,我不知道他怎麼弄的,反正是消音消光了。這上面裝的靈石,哦,就是這塊看起來特别像寶石的靈石,估計也夠你們用上好幾年了。記得一觸即分,假裝是用劍鞘打的,就跟你平時一樣。别碰頭頸和心髒,也别戳小孩。”
梅任行道:“我那時竟忘了好好謝他。”
子野笑道:“沒事,他不在乎這個。皎皎,你要不要來玩一下?”
皎皎接過,擰好劍柄。然而梅任行那句“你換個地方,我手臂還疼着呢”還沒說出口,就見皎皎往她自己的腿上敲了一下,然後疼得以劍拄地,單膝跪下了。
子野笑道:“往自己身上招呼什麼呀?”
皎皎緩了緩道:“一觸即分,其實也感覺不大出來是電,确實适合。”然後站起身來,又敲了一下手臂,才呲牙咧嘴地把劍柄擰了回去。
子野道:“怎麼還玩上瘾了?”
皎皎将“寶劍”放回桌上,然後捋起袖子看了下:“親身試驗一下嘛。真的一點傷痕都沒有。”
子野道:“這個程度不會有的。要是閃電那種,估計就不行了。”
梅任行道:“誰沒事會往閃——咳,确實。”
子野道:“好了,你們吃飯吧。我走了。”
梅任行忙道:“等等。”然後将樂譜之事說了一遍。
子野聽罷,來到書案邊,撿起樂譜翻了翻:“這不是子瞻拿的那本嗎?這是他們那時候的,不是我按照現在的口味重新寫的。也就這個屋子有,平時這屋子都不怎麼開的。”然後又看了看皎皎重填的《憶秦娥》,笑道:“你是怎麼做到意思大差不差,可字句從頭到尾就隻記對了‘衣冠墓’三個字的?”于是數了幾張紙,随手一撚,然後将其遞給皎皎:“詞和譜都在上面了。吃完飯再試試?”
皎皎道:“子野兄你也會這個啊?”
子野道:“怎麼他叫我子野,你叫我子野兄?能不能統一一下稱呼?”又道:“這個很多靈識都會,隻不過不如手寫的那麼好看。行了,好好吃飯吧。我走了,晚上再來。”
子野走後,皎皎看着手中的詞:“師兄,你和祖師一定很有共鳴。”
梅任行接過一看,手不禁抖了一下,随即笑道:“我和他可不一樣。”
皎皎點頭:“也對。畢竟你那是制造噪音。”
梅任行道:“你沒完了是吧?”
皎皎忙道:“我錯了。”
二人吃過飯後,試了下新的歌詞和樂譜。皎皎表示這回确實是印象中的樣子了,雖然自己這印象十分模糊。梅任行則表示詞的内容和當時她說的差不太多。《憶秦娥》是思人無望,當然,“日日錯彈”這個她當時就忘記了,根本沒和自己說。《清平樂》是見風雨将至,欲攜蓑衣橫渡冥江,不過兩界之物不能互通,所以死的時候抱着的蓑衣應該是白抱了。《西江月》則是在往生池上餞别,祖師夫人重入人間聚魄,并且很沒心沒肺地表示“不過是再添一座衣冠墓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