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太太又打電話來要王佳芝去打牌,阿媽根本沒告訴她,直接講她不在家,最近有些忙。果然易太太後來就不再打電話來了。也是他的意思,告訴她們那邊再有應酬不必告訴她,直接回絕就好。
不過這一天是廖太太的女兒打電話來。上次見面幾個太太一齊讨伐,她們也沒說幾句話。這次是請她去家裡參加宴會。王佳芝不确定廖太太的女兒知不知道自己母親和老易好過,要是知道她更不便和自己來往。不過即便不知道,她也肯定知道自己現在是和老易在一起的,當然要避着人,和她深交是不可能的。隻是為了聊個天,特意約她出去,即便她同意,也顯得過于刻意很尴尬。倒不如趁家裡擺酒,約出去更自然,自己就是拒絕也不會要她面子上太下不來。
王佳芝當然不相信自己有古書上那些谪仙人物的風采,隻是見了一面,就要人恨不得傾心相交。上學的時候倒是有一次去周旻霖的社團幫忙,有個女生和她聊的很開心,隻是願意和她說話,并不是莫逆知己的感覺。她就覺得或許人家隻是善于交際,沒想到過了一段日子去看話劇,那女生看到她刻意坐到她跟前。後來果然不出所料,那女生是覺得她是學校風雲人物,接近她沒準将來總有用得着她的地方。
她覺得廖太太的女兒有意結交她,也不是把她當作知己,多半是實在沒有人傾述苦楚了。上次見面在易家走廊相遇,簡短的說了幾句,她就說起,同學朋友多半都結婚了,偶爾幾個沒結婚的,和她們講自己現在的處境,她們雖然同情,但畢竟不懂,同情也同情不到點子上。和那些結了婚的講,那些人表面同情,多是幸災樂禍,或者覺得她矯情。動不動就是,誰的日子不是這麼過的,忍一忍吧。要麼就是,你算好的,要是讓你換成我的日子,還不知道……聽了更是一肚子氣。
王佳芝顯然是很合适的訴苦對象,和她不是一個圈子,不怕她宣揚。而且大概能理解她的痛苦,畢竟要是婚姻美滿,也不會家都丢下了給人作外室。
即便是這個原因,王佳芝覺得不去是不好的。畢竟對比那些太太一直看不起她,廖太太的女兒既然肯和她結交,是很看得起她的。要是不去,就太不應該了。可是這要問了他才行,她是不能抛頭露面的。
那天他沒有回來,到了第二天,實在不能再等了,因為就在明天。她打電話給他,他說可以給他打電話,不過她也很少打,還是怕會有麻煩。
說了事情,沒想到他那邊道:“好啊,你去吧。出去看看也好,别總是悶在家裡。”
“真的嗎?可是我沒去過那種場合,一定都是非富即貴吧,丢人現眼就不好了。”
“你去看了就知道,不過如此,多數都是很俗氣的人。”他那邊笑道。
她正抱着孩子打電話,小貓咪聽到他們說話,也咿咿呀呀的。他在那邊也聽到姑娘的聲音,又聽她道:“要和爸爸打電話嗎?”
然後她把聽筒放在孩子耳邊,他聽到姑娘的聲音,原本剛剛還焦頭爛額炸毛的要殺人,現在瞬間好了。
她拿過聽筒道:“那我真的去了啊。”
“好啊,去吧。客廳酒櫃下面的抽屜裡有幾瓶酒,挑一瓶送禮就好了。”
“好。”
放下電話她要阿媽找出一瓶酒來明天去送禮。
廖太太女兒的婆家人口比較多,她公公除了正室,有三房姨太太。聽他講太太有兩兒一女,她老公就是最小的兒子。姨太太們有多少孩子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他們家的房子不是很大,她公公雖然早年出洋留學,是西式做派,不過也很信中式的風水學說,房子太大散元氣,家裡住得擠些才好。
王佳芝刻意去的晚一些,免得到早了引人注意太尴尬。一進去人影憧動,大白天開着倒寶塔形的巨大吊燈,兩邊的桌子上擺着歲寒三友的盆景。和金翹楚家的宴會比,空間還是排場都差不多,但是氣場卻是天壤之别了。金翹楚家的宴會是金錢的味道。而這裡到處充斥着權利的味道。有權遠甩有錢十萬八千裡了。
今天是廖太太女兒的公公過六十大壽,從太太們口中得知是很顯赫的。來的人談論的也不是風花雪月,幾句不離官場。
有男仆過來,她笑道是他們二少奶奶的朋友。小丫頭陪着她一起來的,把裝酒的盒子給那人。男仆引着她們去二樓找廖太太的女兒。
王佳芝見她今天仍舊穿着家常衣服,剛剛在樓下她注意到家裡幾個女眷都穿着大紅、寶藍、杏黃這些喜慶顔色,有幾個年紀輕的,分不清哪個是姨太太,哪個是兒媳婦,都在前面接待親友。她這樣呆在房間裡,确實太大膽了。
她見王佳芝來了,非常的興奮,要小丫頭去端茶水點心,拉着她在床邊坐下聊天。這屋子和她在易家的房間差不多大,一個人住都嫌有些小,廖太太女兒夫妻兩個住就更小了。
其實上輩子王佳芝死後,他是越想越極端,其中有一項也是屋子太小了,自己給她過得什麼日子。她想着,臨死前過過幾天好日子,他想着,她死前也沒過一天好日子。
這些姑且暫時放在一邊,不出所料廖太太女兒果然開始大吐苦水來。老公多少天沒個人影,當然她也巴不得見不到。在外面養戲子就養了一男兩女三個,更不要說堂子裡的相好。回來了就對她橫挑鼻子豎挑眼,各種亂發脾氣。公公婆婆不向着她,反倒說娶她之前兒子規規矩矩極其好的孩子,怎麼娶了她,就變成這樣。屋子裡多個太太,幹脆家都不願意回了。她第一次賭氣回娘家住,她父母不止逼她回去,還親自上門,講是自己教女無方。
說到這裡,廖太太女兒忍不住落下眼淚來。
王佳芝道:“天下的婆婆多數如此,總是那幾句,兒子不好,都是兒媳婦的錯。要是有個好人兒,也不至于怎麼樣了。好像兒媳婦是女先生一樣,要教書育人,她們作父母的教不好自己的兒子,娶兒媳婦進門來教,喝!”
雖然隻是幾句安慰話,廖太太女兒聽了卻十分痛快。再也不是那些誰家不是這樣,你也有你的好,總要往好裡想這些聽了更冒火的話。
其實她的朋友圈也未嘗沒有同情她的人,隻是她婆家的勢力,誰也深怕說錯話傳到她公婆耳朵裡,豈不是自找麻煩。
王佳芝也沒有那麼傻,不過自己是個不相幹的人,她又不怕廖太太婆家的人會對自己怎麼樣。更重要的是他也和她說過,廖太太女兒的公公雖然聲望高,目前也是沒實權的虛職,不用怕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