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離開的衙役回來,帶回來兩個人,其中一個身着青衣系紅腰帶,另一個
“這位是快班總班頭呂牧。”錢縣令為段寄雲介紹,“這位就是前段時間與你提起的新來的縣尉,段寄雲段大人。”
“段大人。”
呂牧作揖,皮膚黝黑,三四十歲的年紀,個頭比段寄雲稍高一些,左側嘴角有一黑痣。
“呂班頭。”段寄雲回禮。
“這段大人來了,班頭該交接的交接一下。”錢縣令道。
呂牧颔首。
“大人此事急不得,早先縣尉一職空缺,您雖身為縣令,卻也代行縣尉之責,這好些交接還得您在場才是。”
錢縣令一側眉毛輕挑,向師爺投去贊賞、感激的目光,“師爺說得有理,此事且稍後再議,不若我們先去東側看看段大人辦公之所可好?”
段寄雲點頭,又慢一拍作揖,道:“聽大人安排。”
錢縣令引着人到一間小室,并告訴他此處是他辦公之所。
陽光透過窗棂,在屋子中折射出粗細的虛晃的直線形狀。
書案和靠牆縱擺在角落的條案上尚未擺上卷宗,酸枝木梳背扶手椅後的書格倒是擺了兩三瓷瓶,師爺說是和縣令一起來看過幾次,看着空曠,自作主張擺上的。
“段大人覺得如何?”
段寄雲目光掃過,轉向錢縣令,“有勞錢大人、杜師爺費心了。”
杜師爺瞧見錢縣令面上略有倦色,想他平日出行大多是車轎,今日走了這麼久,确實也累了,收到錢縣令遞來的眼神,他站出來打圓場。
“至于這東側其他幾間是存放戶籍和存貯稅糧之所,西側設有兵刑工房、監獄,具體講來看你頗費時間,不若待案卷交接時候呂班頭在帶着段大人去了解,這樣兩相結合也深刻些。”
“師爺說得是。”
段寄雲接了杜師爺遞過來的台階。
錢縣令本就有意結交,邀人去退思堂後的三堂内書房飲茶。
三堂是官邸區,錢縣令在簽押房辦公,房外有一茶室用以待客。
錢縣令打算用以招待段寄雲的内書房,便是他居所内的書房,居于官邸區後側,往常這裡迎來的多是求人辦事的鄉紳,走得都是三堂側門,直來直往。
這從退思堂沿着抄手回廊一路行過的一般是錢縣令和杜師爺,今日再多一個段寄雲。
一路行過,能意外遇見嬌憨可掬的女兒,打個招呼是最好,如若沒遇上,不知哪個角落傳來的姑娘家的呖呖莺聲,也能在他們的話題裡看似偶然的提到那亭亭玉立的姑娘。
“段大人刻下居于何處,可還方便?”
“暫居友人處。”
“友人?”錢縣令有些意外,心中盤算此處可能與段際遇有交集的人。
段寄雲點頭,兩人都在渭州,必然免不了見面,“城南紀宅。”
段寄雲隻見山莊正門換好的紀宅牌匾,上山時候也沒留意山下刻有“聽泉山莊”的巨石。
“城南紀宅?”錢縣令重複了一遍,還在思索,杜師爺走上前提醒他。
“你與那紀學子是友人?”
段寄雲對錢縣令知道紀見溪訝異一瞬,而後點了點頭。
杜師爺給他推薦了兩三個合适租房子的片區,無不距離近又靠近熙攘街市。
“下值或是下次休沐,段大人可以去找牙人看看。”說完還不忘貼心告訴了他房價範圍,一面到時候讓牙人诓了去。
三堂内清素影壁,蕉鹿影瘦。
段寄雲觑到錢縣令和杜師爺似乎在留意什麼,或者說是尋人,待到了内書房也沒看見人。
内書房中瓶梅影斜,硯冰未泮。
杜師爺去尋人備茶,順便再去尋人。
見人回來,錢縣令用眼神詢問,得到了人不在家中的答案。
換了三兩盞茶,錢小姐也沒回來,錢縣令也不好再留人,免得落下渎職的印象。
呂牧外出參與巡邏,段寄雲沒見到人,到邢堂走了一圈,拿了幾本卷宗。
段寄雲拿到的幾本卷宗都是隻需他核對簽發即可。
初來乍到,尚不明白事情如何操作,段寄雲并沒有貿然蓋章,打算遇見呂牧後再做打算,正好可以問上一問。
等手頭案卷看完,已是薄暮時分。
點卯下值,問了人才去西側馬廄牽馬。
才走出府衙,隻見一個影子撲了過來,段寄雲下意識退後,将伸出去反制的手半途收回來。
“大人,你可要為民女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