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秦去了不到半個時辰,日暮時分回來,面色不甚好看。
“大人,孟姑娘就在國丈府中暫住,是特意前來商議婚事的。不過……”
“你但說無妨!”
“不過我聽茶水鋪的人說,她不大願意結這門親……大人您别氣,許是他們瞎講的!”
我忍不住嘴角上揚。高興還來不及,怎會氣?
“她為何不願結親,你可有打聽到?”
詠秦小心翼翼開口:“别人說,大人您平日拈花惹草,孟姑娘定是為此憂慮……”
“哈哈哈!”
我開懷大笑,吓得他有些畏懼地向後退了一步,大概以為我氣癫了。
“我定要會一會她,與她共商大計!”
“大人要去見她?可她如今不在府上,不久前,有人倒在城東見過她。”
日薄西山,不知何處庭院,已飄出飯菜油香。在外營生幹活的百姓們,此時應正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吃飯了。
“詠秦,你真幫了我大忙!”
一刻不耽誤,我匆匆趕向孟國丈府邸。
在國丈府前那條必經之路上,我截住了孟瑾與她的丫鬟。
面前倆女子看上去皆年紀尚淺,打扮素淨,而其中一人神色從容,眉宇間有莊嚴之感。我向其行禮道:“敢問足下是否為孟姑娘?”
“正是。”她面露訝異之色,很快便鎮定下來,反問道,“若小女猜得不錯,足下是裴大人罷?”
“姑娘好眼力!”
定是我不同尋常的氣質,叫她一下想到了“裴然”這個名字。我美滋滋地想。
丫鬟小聲驚呼,貼近她耳側,悄悄說了些什麼。我猜,是大婚當前雙方不宜相見之類的話。
孟瑾點點頭,輕聲安慰道:“無妨。”又對我作了一揖,“有幸相會。大人此番前來,是為婚事罷?”
她不與我繞彎子,也省了我一番委婉措辭。我大大方方回答:“正是。”
“大人請移步。”
她令丫鬟候在原地,自己則帶我繞到了孟府後頭,一處僻靜的牆下。
“裴某今日無禮相擾,全因迫在眉睫之事,望姑娘見諒。”
“既為無奈之舉,想必裴大人有難言之隐。若有我孟瑾可盡力處,請但說無妨。”
“孟姑娘此言甚慰人心——隻恐裴某不能與你成婚。”
她緩緩點頭,“實不相瞞,我亦苦此婚事久矣。”
我倆同時歎了口氣。
郎無情妾無意,卻偏偏要被亂點鴛鴦。
孟瑾解釋道:“我并非對您有誤解,隻是家母吃齋念佛多年,我亦深受其感,決意一生要與青燈古佛為伴。市井之說不可信,請大人莫見怪。”
這番緣由倒是令人吃驚。我仔細打量眼前這個不到廿歲的女子,難以置信其竟有如此堅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