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其實不願事情鬧大,若其能得到想要之物,也不必去惹一國水師,真讓自己命喪汪洋。
我恭恭敬敬向人行了個禮,再用手勢比劃意思,讓他明白,我可以拿到贖金。
他吩咐手下,取來筆墨,以及一條錦緞,是要我傳信給朝廷水師。
那我和他們呢?
我指指自己,又指指艙外,賀蘭鑒他們消失的方向。
拿到東西,你們後撤,我們再放人。
海寇拍拍胸脯,以示自己守信。
于是我動筆,将當下情形記于錦緞。不過在末尾又添了句:事緩則圓,靜待時機。
小喽啰拿着錦緞跑了出去,我則被另一人帶至船上庫房。
我們大王說了,你是客人,不用關在下面。
小海寇得意洋洋,跺了跺腳。
原來賀蘭鑒他們,被關在了艙闆下的牢房裡。
海寇出去,門一上鎖,我這“客人”,照例是被禁閉在此,不過尚有幾步走動餘地罷了。
我挺珍惜海寇首領的手下留情,趁機在這間庫房内東摸摸西看看。
庫房其實不小,不過裡頭堆滿了成箱的炮火兵器,以及不知從哪個倒黴蛋船上掠來的金銀珠寶,留給人的地方便顯得逼仄了。
我邊鑽入箱箧之間夾縫中,邊慶幸自己将身形保持得纖細,以備此不時之需。
一番搜尋下來,有兩件事情令我訝異:
其一,裡頭兵器,皆有代表東瀛官兵的花印,與我在閩州軍營所見無異。
其二,某些箱外的封條上,竟用端端正正的楷書,寫了大昭朝廷之中,一些官員的名銜,其中幾人,還曾與我厮混在一起。
悄悄撕開一處封條,将箱子打開的刹那,差點被珠寶之璀璨閃瞎眼。
沒想到朝中不少人,皆與東瀛海寇有勾結。
我盡力将這些名字都記在腦海,又小心翼翼将封條粘回原處。
猛浪襲來,船身突然傾斜,我扶住其中一個寶箱,等待其平靜。
可不知是何風浪,竟令船身搖晃不止。庫房外有海寇跑過,留下紛雜腳步。
莫非出了甚麼事?
外頭喧鬧更甚,腳下艙闆愈發傾斜。我眼睜睜看着一座玉珊瑚,自桌面滑落,摔碎在地。
心頭一緊:不好,船要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