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的下人誰人不知姜老爺養了許多好馬?往日收藏起來的馬鞭終于有了用處,當夜,姜小寶的哀嚎聲幾乎響徹了整個姜家。
.
竹林院裡,秋霜在門口掃地,忽然間看見姜舟從外面回來了,忙迎了上去。
“少爺,您這是出去了嗎?”
“嗯。”
“你是去了哪兒?怎麼不養好身子再去呢?”秋霜唠叨,見他褲腿膝蓋處有些灰塵,像是摔了一跤,忙伸手過去想攙扶着他。”
“去了趟書院。”姜舟搖了搖頭,拒絕了她的攙扶,自己走到桌邊坐下。
院子忽然傳來了不知是誰的叫聲,秋霜吓了一跳忙将窗戶支了起來,便聽到門外那聲道:“爹!哎呦疼疼!别打了别打了!要死了!我錯了……啊!”
聲音從這頭溜到那頭,秋霜目瞪口呆:“怎麼了這是?”她聞着聲哒哒的出去了,片刻又哒哒的跑回來了:“哎呀,少爺。”她有些幸災樂禍:“你肯定猜不到……二少爺惹了老爺生氣,老爺追着他打哩!”
“是嗎。”
“是哩。”那秋霜笑道,姜寶兒往日耀武揚威,下人們被他欺負慣了,此時心裡大都在暗暗的叫好。
“老爺拿了好長的鞭子在追哩,那鞭子老長,要是挨上兩鞭,沒個兩天怕是下不得床的。”
“這樣啊。”門外起了風,呼呼的将樹葉刮的嘩啦啦的響,姜舟看着手中熱水,一時間不知想些什麼。
第二日,天色陰沉,似要下雨。
屋裡,姜小寶拖着一條殘腿躺在床上,越想越氣,越氣越想。昨個那姜老爺追着,卻沒舍得打他多少,反是他自己從牆上跳下來的時候摔了腿,他瘸着一條腿,心說,那老東西哪裡知道他抄襲的?此事天知地知,剩餘的就他與手下的幾個小厮知道,可他那幾個小厮可是叫往東不敢往西的,哪敢說他一句壞話?
姜寶兒如何也想不通,那口氣怎麼也咽不下去。但他沒辦法找那老東西報仇,也沒辦法找他老子報仇,隻好拖着一隻殘腿在他娘跟前好好的晃悠了一圈,隻把他娘心疼的眼淚汪汪的,與他老子狠狠吵了一架。
到了夜晚,卻是他身邊一個叫李罔的小厮說:“少爺,此事莫不是與大少爺有關嗎?”
這話猜的不是沒有緣由,前段時間二少爺剛殺了他的貓,這兩天就出了這種事情,任誰也要想到姜舟頭上去。
更何況姜寶兒抄襲這事做的可謂是天知地知,但再是謹慎,也瞞不過那原做文章的人不是?
但姜寶兒不是一般人。
他向來自視甚高,骨子裡都是瞧不起人的,哪裡肯相信那姜舟有膽子告密,于是聞言先踹了他一腳:“說什麼呢,那廢物為了隻貓敢與我叫闆?”
他絲毫沒覺得殺了一隻貓是多大的事。
隻是這般被小厮提醒了,他便想起來這事确實奇怪,撇了撇嘴,便有意問個清楚,隻是他來不及問,他老子被他氣的肝火虛旺,直接将他禁足了三天。
三天後,他将人連行李一起被打包塞進馬車裡。
車隊是時候出發了。
這幾日那姜小寶被拘着,姜家上上下下卻是忙活起來了。
姜老爺為這次出行探親操碎了心,他裡裡外外,但凡是出行的事,他都要親自過問兩遍才能放心。
仿佛預料到此番出行要出什麼事情一樣。
探親人馬不能太多,不然路上走都不好走,于是他的那些小妾都沒帶,隻帶了他近來喜歡的喬蓮兒。
夫人要去,他兒子要去,作為養子的姜舟卻可有可無。
他本不想帶姜舟一起,奈何喬蓮兒與他哭哭啼啼,他被女人招的不耐煩了,想開口訓斥,一低頭就看見女人梨花帶雨的模樣。
二十多歲的姑娘生的正是水靈的時候,況且那蓮兒也生了一張好臉,即便哭泣也是一張好顔色,姜老爺心裡的怒氣消散了些,摟着人叫心肝。
“怎麼了?這般哭泣?可有誰欺負你了?”
蓮兒諾諾不語,姜老爺摟着摟着回過味來了:“可是小舟的事?”
蓮兒點了點頭,姜老爺頓時不悅,将手撒了開:“都說了,這次出行本就人多,帶他又有何用?半路上若是生了病耽擱了行程,你讓老夫如何?還不如讓他好好在家呆着好好養着,這也是對他好。”
又見女人哭哭啼啼,他便心下不耐煩了,借口有事繁忙,将人哄了出去。
“這般不懂事,當真上不得台面……”姜老爺不喜道,一邊接過門子送來的書信,拆開來上下看了兩眼,當即改了顔色。
伺候的跟班聽他哈哈連笑三聲,便知信上寫的乃是喜事,趁着送茶的功夫說些好聽話,有意讨個賞錢:“老爺,可是生意又紅火了?”
不想那姜老爺樂得來回走了三圈:“不,比那還好!”他抖着信紙說:“這可是姜大人的書信!”
他口中的姜大人正是他即将去清溪縣探親的,已經升了官的遠親。
那位姜大人原來落魄時候,他從沒有想起走動的事兒,如今姜大人發達了,他主動提出去要攜帶老小上門探親祝壽,免不得叫人覺得他心不誠。
姜老爺一直擔心此事,他上門拜訪的信件發出後久久不見回音,那姜老爺雖然後悔之前怎麼不多走動走動,但現在後悔也晚了。
他自知兩家親緣不多,唯恐那姜大人看不上他這小商小販,急的火急火燎,嘴邊都長了個好大的燎泡,本以為就此石落大海,不想數日前竟是收到回信,匆忙拆開一看,信上洋洋灑灑,滿滿當當的竟寫有三五頁,細細讀去,才知姜大人對他這個小叔是竟是極為挂念,且邀他一家老小前去做客。
姜老爺大喜,這才匆忙做出行準備,隻是準備時間稍長些,不想就又收到了來信。
“這說明他挂念着老爺您呢。”跟班的習慣說些漂亮話:“如若不然,不過晚去了幾日,他便匆忙寫過信來詢問老爺您,這豈不是盼您早日前往,相聚一堂嗎?”
姜老爺聽得心中歡喜,果真賞了他二兩散碎銀子,才細細地将那信讀下去,那信中果然詢問了他近期如何,對其挂念,盼望他早日前往之意,可見即便相處甚遠,兩家也是斬不斷的親緣。他甚至已然想着,自家有兒子,他家有姑娘,索性定個娃娃親,那可是親上加親的好事情哩。
那信上長篇大論寫的皆是挂念之意,姜老爺子越看越歡喜,隻是看到末尾時候卻發現那姜大人竟是提到姜舟。
說的是,大公子姜舟聰慧機敏,才情過人,寫的一手好文章,實在是後生可畏,未來可期,希望早日相見。姜老爺又翻了翻,果真未曾提到姜寶兒,頓時有些不是滋味。
不過好在那信上道是姜老爺教育有方,也算是給他長了臉了。
姜老爺想了想,半晌,招來了貼身的小厮:“後日出發,把大少爺帶上。”他這時候就不想那姜舟年少體弱,路途艱辛了,隻想着那姜大人既然已經提起了他,就順道一起帶上,左右不過多個人罷了,以免姜大人到時候問起來了不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