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又是開幕雷擊!蕭暄無語凝噎,講光啟帝就講呗,又把戾帝拉出來踩,不過戾帝在這段曆史中簡直是飾演無敵墊腳石,專業襯托光啟帝的出類拔萃。
現今隻希望父皇和光啟帝不要再追究戾帝了,他一點都不想被連坐。(卑微弱小)
李晔這家夥,還慕強批,他就是個滑不溜秋的泥鳅,誰赢他跟誰,偏偏他眼光還算不錯,次次都能躲過,極富盛名是吧,這麼沒有君子氣節的人還能名傳千古,真是瞎了眼了!
鄒順攥緊袖子裡的帕子,牙齒緊緊地咬着,目視前方作正人君子狀,他很想翻個白眼,鄙視故作淡然的李晔,但文人應文雅風度,不可因小人破壞形象。
對,他就是純粹地嫉妒李晔這個好運之人,朝官百人,獨他鄒順一人可力破李晔。弱小無能的丞相啊,你怎麼可能敵得過武官跟前過的軍師俺鄒順呢!呵,宵小鼠輩。
果然,丞相李晔不可信,暴君戾帝都被其所蒙騙,心機深沉之徒。四皇子徹底歇下撺掇李丞相的心思,像這種老狐狸利誘不得,威逼不得,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他可不願費心于此。
真被朕猜到了,除了一個戾帝還有一個仁帝然後再是太宗,朕這隻有六個兒子吧,三個兒子登基?這是正常人該幹的事嗎?
不是他不敢想仁帝是戾帝的兒子,而是根本沒可能,子想篡父天下,軍權必不可少,如此短的時間要籠絡兵權幾乎毫無可能,子給父上如此惡谥,最後自身谥号為仁。
這怎麼可能?排除掉所有情況也就隻剩一種情況了,三子稱帝。
承明帝感覺腦子要爆開了,朕怎麼不知道你們有如此能耐?他幽幽掃視着六個兒子,直把他們看到腳底生寒才收回視線。
老爹越來越陰森森了,蕭暄懷疑他要是普通的十歲小孩,現在八成已經嚎哭起來了。恐怖老爹,一命速通。
【好了,廢話不多說,up把視頻調出來了】
【《光啟大帝》 空曠整潔的院子中央搭了一個秋千,一位臉上帶着少年意氣的俊逸青年蕩着秋千,一封信伴着秋千挂起的風落到地上】
【青年從秋千上順着跳下來撿起那封信,掀開鎏金色蠟封,他翻看一遍後疊成紙片丢進屋内,随後煙味散了出來。他擡起頭,看着陰雲密布的天,“變天了。”】
【此時,往日裡熱鬧非凡的街道上門窗緊閉,時不時有孩童的啼哭聲傳來,金甲衛的腳步聲震得青石闆路砰砰作響,他們正在向天行宮進發。翌日,梁戾帝繼位,改元元貞。】
【承明三十六年,帝崩,未留遺诏。依律,當太子繼位,然太子于承明三十五年突發心疾,藥石無醫,遂崩。後戾帝持繼位诏書登基,百官皆迎】
【一位面容陰翳的青年坐在明黃色轎子内,他的膚色就像從未照過陽光般慘白,風吹起轎簾,他露出了一個令人遍體生寒的笑】
【up必須得說,戾帝即位多多少少有些不正當,但我也是不信咱小明會是一個連遺诏都不留的開國君主,除非他不希望自己開創的國家延續下去,用腳想都知道這不可能。但《光啟大帝》給出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
【多數人認為梁太祖寫了遺诏,指明的即位者是後來幹得不錯但短命的仁帝,up個人也傾向于這種觀點】
【up看了光啟帝的日記公布出來的内容,裡面也沒有相關記載,這估計要成為又一樁大梁懸案了。還有百官相迎,就帶着強烈地掩蓋真相的感覺,假得沒邊,緻敬專業粉刷匠】
[關鍵是記載戾帝曆史的史官和記載小明的史官不是同一批,誰知道是不是被戾帝威脅了,百官不迎也寫成歡迎呢?]
[戾帝時期的曆史是這樣的駁雜得很,有的時候甚至會自相矛盾,感覺戾帝很有手段啊]
[沒手段還得了直接完蛋]
[……]
這戾帝也是個妙人啊!史書也是說改就改的?
蕭暄沉思幾秒後開始盤點戾帝,暴君、改史、不得民心和臣心......估計沒當幾年皇帝就挂了,如果戾帝還活着,要麼是廢為庶人,要麼是太上皇,根據他有惡谥,這兩款基本可排除。
那麼,終究是逃不過一死嗎?(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