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想開一個大梁的特别欄目,也不能總是看電視劇這麼枯燥吧,讓我們盤點一些千古佳話,先說好,這些裡面也不是都有史料依據的,但不要緊,曆史就是不斷推敲的嘛】
【不要舉報up造謠什麼的,要說造謠某些大梁同人才是匪夷所思,up好歹找了點相關記載不是?這叫合理推測。誰讓大梁的史料有些丢失了,有些甚至沒記載呢?】
[合理推測?大梁人要知道你這麼編排他們,晚上來敲你的門哦]
[你就是想引流罷了,好把史同人引進來,曆史相關專業造謠博主出現了]
[史同又惹誰了?又匪夷所思上了……]
[……]
千古佳話?合理推測?造謠?
大家齊望着神迹,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們也是見證了被編排人生的現場,真不怕祖宗找你托夢嗎?
蕭暄不由自主抖了起來,他還記得上輩子不小心誤入曆史同人圈子時受到的震驚,拉郎配還有令人無法細思的曆史人物互動,嗯……現在即将落到他們身上了,完蛋了。
希望老爹他們承受得住,他已經開始尴尬了。
承明帝覺得問題不大,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奇怪的展開……希望吧。
【第一個要盤點的是,公主守南浔。梁史中明确提到此事,“帝揮兵于南浔,平陽公主拒之。”當時南浔等地未能交全稅,戾帝稅收定得太高,許多地方都沒交齊,“帝惱,”然後就發兵于此】
【其實是戾帝認為江南富庶,應繳納更多稅,但富庶富的也不是百姓,最後交稅的重擔又丢給百姓,上下還要盤剝一下,如此一來,怎麼交的齊那些稅】
【江南水深得很,小明都是小心地處理着,戾帝一上來就提賦稅,那些盤踞于此多年的官員商戶就會更加嚴重地盤剝百姓,你以為上來就用兵就行,想什麼呢,這麼多年的上下控制不少人已經被洗腦得差不多了,隻能靜待時間流逝】
【不斷削弱他們的控制力度,慢慢教化當地人才是最應該做的,戾帝怕不是想逼反江南吧】
【平陽公主真的帥炸了,以同胞二姐的身份狠狠拒絕了戾帝,帶公主親衛和當地兵員守城,站在城牆上告知天下,“若隻知以武力威吓天下,那又算何帝王”。後來更是協助榮王殺死戾帝,并堅定站在榮王立場上】
【這是真的精神層面上的強大,作為同母的姐弟,她親手送她那暴君弟弟去死,沒有分毫猶豫。作為國之公主,她站在城牆上對抗皇權,斥責戾帝沒有仁德。啊啊啊,這是真大女人】
【咳咳,現在到了造謠的時候了,不對,是合理推測。當時太傅也在城中,然後大梁第一位女夫子饒令如出現了,作為承繼太傅教育事業的後繼者,又恰好在這時與太傅一同待在南浔】
【人們發揮了自己充分的想象力,會不會她兩之間産生了什麼友誼之類的感情呢?記載南浔事件的史冊中有一點點隐晦的展開,“公主見太傅,太傅言說弟子之德行,公主悅。”】
【太傅當時身邊的弟子也就隻有饒令如了,那就是太傅向公主炫耀自己的好徒弟,公主欣賞饒令如的德行啊,再引申一下不就是公主當着饒令如的面表明她的欣賞嗎?】
【再結合仁帝景明元年平陽公主說的那句,“世間怎不能有女夫子,勿要被心氣引了神。”這句也是很具有諷刺意味了,心氣不就是他們的男人身份嘛。平陽是真的會說話啊】
【平陽公主和饒令如的友情向,我大吃特吃,平陽公主欣賞饒令如,饒令如也報以同等的欣賞。光啟二年,饒令如“天下第一女文師”的聲名打響,随之而來不僅有贊美也有诋毀,她于登聞樓上寫詩,“憶公主當年英氣,令如向往之”就此傳了下來】
【明明也就三兩句,為何總感覺情已至萬裡呢,好美的互相欣賞,史同人就該吃這樣的飯】
[平陽公主和饒令如,cp和cb都好吃啊,相互欣賞的知交]
[被平陽帥死了,退能守城,進能上怼戾帝下怼百官,還能聯合仁帝弄死戾帝,妥妥大女主]
[是的,她們就該是這種相逢知己、互相欣賞的關系,有種平陽在前面為她們引路的感覺,她永遠充滿銳氣昂揚着前進,有人試圖洗腦她時她嗤笑“何時你才能仰頭見我呢?”]
[樓上,皇家尊貴的公主可不是他們能直視的]
[哈哈哈哈,崽種,直視我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