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前傍晚,平王伴着夜色回府,沒直接回燈火通明的書房,待在房門外的廊道裡靜靜瞧着屋内困得趴在桌上的常文遠,而後示意站在黑黢黢的拐角裡的人進門】
【沈樾緩緩走進門内,停在桌前用指腹扣了扣桌角,不發一言地俯視慢慢轉醒的人】
【“殿下,你這麼晚才回,找到解決......”常文遠猛地看到閃現在面前的平王,實屬懵得很,總感覺哪裡不對,“你不要突然出現在眼前,跟鬼一樣。”】
【“你見過鬼嗎,這就說上了?”平王踱進屋内,決定一次性吓個大的,說完便讓沈樾跟着他走,留下剛醒頭腦不甚清醒的常文遠和滿屋燈火】
【“大概明天他就會分清我們,應付他不行,但你應付那些探子倒是綽綽有餘了,”平王站在忽明忽暗的燈彩下,倚着欄杆看向沈樾,“上次見你不知是何時,流光最是輕忽無情。”】
【“承明二十五年中元十五,放河燈,”粗啞沉重的嗓音被吐了出來,像是火燎般艱難,沈樾似乎隻是提醒,又靜了下來,不知哪兒來的尖銳鳥鳴打破了寂靜】
【“去休息吧。”】
【翌日,常文遠信誓旦旦地跑來宣布他已經認清了二人,平王隻笑笑,簡單敷衍兩句後把他支了出去】
【大家愛看的真假平王到此并未完結,這一小節看似沒什麼劇情,實則後面會有很多戲份,我簡單概括一下就是,皇帝不放心他已經放出去的兄弟,一直在監視他們,如果藩王有什麼異動就馬上一波帶走】
【解釋一下大梁的藩王制度,主要是沿用乾朝,藩王看似有封地,實則沒有,他們隻是建了個王府,是皇親國戚,朝廷也不會養他們,簡單來說就是俸祿少得可憐,沒權沒地沒錢沒勢】
【乾朝的制度就要歸功于皇權式微後皇家也沒啥分量了,能削就削,不該有的别想有,up的評價是還挺好,少了米蟲。感覺戾帝完全沒必要那麼擔心,監視狂有小明一個,已經夠了,再多下去基本就變成《大梁監控日錄》了,怪吓人的】
【來談談我們很有意思的沈樾,其人擅長易容,一手化妝術簡直是千變萬化,光啟年間light探訪民間,沈樾就扮演他,演得不太好,好幾次都被認出來,大臣就開始逼問皇帝的去向,沈樾也是忠誠,硬是不說】
【後來這就變成君臣之間一清二楚的事兒了,史官兢兢業業記了下來,成為一個研究光啟帝性格的材料,想必大家其中有選過這個議題的吧】
【接下來的一個故事應該要算作千古佳話欄目裡的——火禍之災。很多人認為這個故事沒有記錄表明,無法查驗其真實性,其實吧,佳話肯定有些真實性存疑,那又如何呢,這些故事傳下來肯定有其意義】
【也許給予人以力量,也許讓人成長,也許你會被它打動,曆史總是在朦胧中見前人,他們的故事藏在人心裡,有些訴諸筆端,有些口口相傳】
【又偏題了抱歉。沈樾是奉天人,生于承明年間,相傳天現異象,流星墜向奉天,沈家突起烈火,就此沈家隻沈樾一人僥幸活了下來,幸運的是他隻有嗓子毀了。古人喜歡将天象與某些事相聯系,即使他們之間沒啥關聯】
【陰謀論版我認為更加真實,沈父曾外派江南做官,為人正直耿介,保不齊是知道了什麼被滅口,隻是沈樾幸運,恰巧被light撿走了。聯系一則史料,光啟年間部分乾朝頑固分子因火刑而死,疑似一條龍直接揚灰服務】
[小沈和light的互換戲碼已經爛得沒邊了,大臣們已經徹底習慣,并學會放逐他們好動的上司]
[大梁的藩王制度真還行,穩定且不費錢,都這樣了戾帝還要削人家,人幹事?]
[天降異火?玄幻起來了,大梁修仙錄開啟]
[支持陰謀論,雙方結局都是火,那麼多多少少有點關聯吧,畢竟大梁挺講究奇奇怪怪的邏輯的
[……]
承明帝:兒子竟然都有替身了?還有那個陰謀論一定是真的,哪兒有天降異火,一定是那群煩人的餘孽們弄出來的人禍!(小明狂宰乾朝逆賊ing)
蕭暄:什麼大梁藩王,已經變成超級大梁邊角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