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大幅變動,可以說是星火的側重點發生變化,也可以說他們從不簽藝人,再到緻力于打造影帝影後。
其他大廠們需要星火的資源輸出,但同時又忌憚星火捧完盛衿她們之後,就會立馬轉型簽藝人,星火的待遇出了名的好,也是出了名的資源多,相信會有很多人會拼着交違約金也想跳槽到星火邊來。
這是遲早的事情,但如果這事發生得太快,其他公司沒有任何準備,那制衡消失的時候,星火就真的要一家獨大了,至少得拖個兩三年。
于是,對家們就着力在盛衿的樂隊之上,樂隊叫星火,公司也叫星火,傻子都知道這個公司就是為了捧星火樂隊而誕生的,所以公司的一切資源絕對是傾向樂隊,隻要樂隊一天沒捧到他們想要達到的程度,那公司就一天不會再簽新藝人。
是的,沒錯,傻白甜蕭總在衆人眼裡,就是這麼一個為了一碟醋包了一盤餃子的家夥。
實際上,簽藝人的事情已經在會上提過幾次了,除了蕭淮川以外,大家都贊同簽藝人,因為樂隊終究的樂隊,不可能會為了不讓資源外流而去演戲,但他們自己辛辛苦苦做的劇,讓别的演員演,平白讓白花花的銀子流向别家,實在是有些虧了。
蕭淮川最初沒想虧不虧的事情,他隻是自己想看一部能通過他審美的劇,他做劇的動機,用小說圈的話來說,那就是自割大腿肉,做飯給自己吃。
初衷是因為這個,但盛衿她們開會的時候說虧本的時候,他是不敢說的,生怕說出來就得被指着鼻子罵,蕭大少爺的錢都是大風刮來的。
事實上,盛衿她們雖然會陰陽怪氣地說蕭淮川,但至少不會指着他的鼻子罵,這一點是蕭某人自己杜撰的,意義就是為了賣慘。
星火的其他人都同意簽藝人,隻有蕭淮川堅持自己一開始的想法,要先讓盛衿她們走上世界的舞台,但最後他還是妥協了,因為現實就是,其實簽不簽藝人,盛衿她們都會一路走像巅峰。
這又不是什麼一胎二胎之争,根本就沒必要糾結的事情,蕭淮川生生拖了那麼久。
為了顯得過去的自己沒那麼傻白甜,蕭淮川雖然以及松口要簽藝人,但還是搞了個限制,他要挑選合眼緣的,不想廣撒網或者是暗戳戳挖别人的員工。
“合眼緣”這三個字十分之奇妙,這東西不講任何的道理,隻看運氣。
對于這些限制,其他人不置可否,反正蕭淮川松口了願意簽藝人就行,不然總給她們一種自己是吊着人的渣男/渣女既視感。
相信在外界,已經有很多人都在暗地裡罵她們樂隊占着茅坑不拉屎,要是他們有這麼好的機會,早就從樂隊轉行當演員去了,當演員,就是在爆劇裡當配角,也夠他們火一陣的了。
但看現在,蕭淮川好不容易花時間花精力弄出來了一個大爆劇,但劇裡一個星火的人都沒有,除了不差錢的蕭總被網友陶侃得快成網紅,沒有任何一個星火的人露臉吃上爆劇紅利。
這不正常,真的十分不正常,但這樣的事情是蕭淮川幹的話,那就正常多了,畢竟蕭淮川可是公認傻白甜老闆。
最後,因為各家之間微妙的制衡關系,這場能預料到的輿論戰其實并沒有多難應付,星火對此也是遊刃有餘。
之後的日子平靜而又忙碌,期間盛衿甚至還以非遺傳承人的身份去上了一個綜藝,那是一個訪談和小遊戲疊加的綜藝,整體來說比較輕松,有台本,但不用什麼都按照台本上的走,有一定的自由度。
這一年,她們平平淡淡地做了很多事,最應該拿出來說道一下的大概就是,盛衿獨自成立了屬于她自己的公司,買樂器、開班教導、體驗非遺,這些都在她公司的營業範圍内。
盛衿終究還是把她的非遺做成了一個旅遊項目,這是她曾經去旅遊時就幻想過的事情,隻是到底沒有像外面的成熟旅遊景點那樣厲害,現在盛衿做的這個項目更像是一個體驗館。
在面對别人詢問為什麼要自己去自立門戶的時候,盛衿都是挑一挑眉,帶着幾分吊兒郎當地說,她想要自己當老闆,要嘗嘗員工抱着她大腿求獎金的味道。
起初蕭淮川确實是這樣以為的,但後來看見盛衿拉來了國家級藝術家背書,還得到了非遺傳承項目的扶持後,蕭淮川突然發現,為什麼盛衿一定要自立門戶,為什麼不能在星火裡面搞這些事情。
因為星火最初到底是蕭家出資辦出來的,蕭淮川的目标從一開始就很明顯,他要做娛樂圈的一股清流,但再如何清流,蕭淮川依然還是一個商人,是看利益的資本家。
盛衿需要做一個真正的非遺傳承人,那就不該進入那個功利性的商人世界,她想讓非遺闖出屬于它們的那條路,娛樂圈不行,因為非遺傳承得再好聽,最後都會落在某個受關注的明星身上。
比如說——啊,原來是非遺,我們哥哥/姐姐真棒,這波站在大氣層!
要不是我們XXX,我都不知道,原來XXX是我們國家的非遺,我一直以為是XX國家的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