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她身邊依然還圍着幾個夫人想要跟她說話,但她似乎有點不耐煩,别人說了好多話,那個夫人僅僅點了點頭。
肖玲玲不知道她是誰,現在知道她是粱家二夫人,但依然搞不懂這些關系,隻是跟着肖王氏的步伐走。
肖玲琦與肖玲璟倒是知道,這位梁家二夫人,但也隻是從父母口中得知。
說起梁家,梁家仍是梁家大房挑大梁,梁家如今當家的是大房三老爺梁澤,時任太子少師。
而二老爺梁添則是三老爺的同父同母的哥哥。
梁添作為梁府的第一個嫡子,雖然身體自小不好,但依舊受寵。
反而因為身體的緣故,受到了更多的寵愛與縱容。
梁二夫人出身江南大族,馮氏。
她不僅是馮氏嫡女,而且還是馮氏掌權人的嫡女。是馮家的掌上明珠,原名馮明珠。
從名字也可以看出,這個人的金貴,從小千嬌萬寵,這麼一位金嬌玉貴的人。
卻是喜歡上了當年的梁二公子。
梁二公子梁添先天不足,自小體弱多病。
年少時有一段時間被送去了江南蘇霖郡養病。
都說江南尤以蘇霖風景秀麗,氣候怡人,最适合養病。
那一段時間,梁二公子身體格外不好,眼看着兒子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梁父,梁母害怕梁添身體越來越差。
急病亂投醫,聽人說蘇杭最适宜養病。
梁父那時正職晉升關鍵時期,朝堂内格外忙碌,實在是抽不出時間親自陪同。
梁母那時其實也忙,有很多事等着她去處理。
但實在擔心兒子,就丢下府中各種事情,親自去送人。
梁父就派府中衆多護衛護送梁添和梁母去往蘇霖養病。
說來也奇,梁二公子到達蘇霖後,身體倒是有了好轉。
梁母在蘇霖陪着梁添呆了一個月,看到兒子的身體一天天好轉,她格外高興。
但府中也正值多事之秋,府中來信催了又催,梁母在蘇霖拖了又拖。
等到實在拖不下去了,就隻能收拾行李回去。
因為兒子在蘇霖病情确實有了好轉,梁母就想讓兒子在蘇霖多待些時日,好好養養身體。
也因為擔心兒子,怕兒子身邊的人照顧不精細,就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衛嬷嬷留在兒子身邊照顧。
又交代了許多細節,這才安心的返回京城。
倒也因為自小多病,實在受不了勞累,梁二公子沒有入仕途的打算。
梁父,梁母對他也格外縱容,任憑他喜歡什麼都支持。
因為不能費心勞力,梁二公子格外喜歡書畫。
也正是因為有着一手好書畫,這才為赢得了梁二夫人馮明珠的歡心奠定了基礎。但也不僅僅是因為這一點。
馮明珠作為馮氏的嬌嬌女,江南又處人傑地靈之地,她自己也見過不少青年才俊。
善書畫的也見過不少。但也有一點,人傑地靈的江南多出才子佳人,才子們也多有風流。
馮明珠自小嬌寵,性格也格外驕傲,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夫君有紅粉知己,更不能結婚前就有侍妾。
就這個條件就刷下不少江南俊傑。其實婚前沒有侍妾的人也不是沒有。
但不是她看不上對方,就是對方看不上她。怎麼也找不到一個既符合她審美,又符合她條件的人。
這也導緻了她在适婚年齡拖了又拖,她不想将就,就想找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人。
家中人也很寵她,盡管家中長輩為她相看了許多才俊,都沒有能完美符合她要求的。
最後都被她攪黃了,也沒有怪罪她。都認為自家女兒配得上更好的。
直到有一次,馮明珠無意中聽到表面跟她很好的小姐妹,背後在說她的壞話。
說她眼高于頂,這也看不上,那也看不上。最終難道想找個天神下凡似的夫君。
還說覺得她配不上,要按她的條件去找人,估計找到就人老珠黃了,人家到時候也看不上她。
說完還一直嘲笑她。馮明珠一氣之下,上前扇了那個多嘴之人的耳光。
還放下狠話:
“我馮明珠就算一輩子不嫁人,也不會将就。你們到時候就看着我找到如意郎婿,到時候風風光光的嫁出去。
别真等我嫁出去了,你們眼紅的吃不下飯了。”
盡管出了氣,但馮明珠心中還是煩躁。
她們雖然說話不好聽,但有一點也是事實,平常女兒家十四歲就開始相看人家,最晚十六,十七就嫁了出去。
也确實是因為她眼光高,總想找到符合她條件的。拖到十九了,也沒有找到想象中的那個人。
其實家中也找到過與她的條件格外接近的,那位公子家世清白,既沒有紅粉佳人,婚前也未有侍妾。
年紀不過二十有餘,卻有了舉人功名在身。
唯獨有一點不符合她的心意,那就是樣貌普通,其實在外人看來,那位公子長得也算清秀。但她說什麼也不肯同意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