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給梁府送去請帖,梁二夫人馮明珠的來到就算是證明。
也因為馮明珠前來,此次倒是來了不少夫人,蓋因為梁康也是京中不可多得的好兒郎,很多夫人也想來見一見,看看能不能有機會與梁家結上姻親。
盡管很多人都知道是白來一趟,但也都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很多夫人還是來了。
如今梁康也二十歲了,梁家自然不可能沒有為他相看,自小家中也為他與從二品戶部侍郎高經家嫡二女高瑜定了門親事,但高家人犯了事兒,還是觸及聖人龍顔的大事,竟然私自販賣食鹽。
人人都知道聖人愛民如子,如今雖然不如當初剛登基時雷厲風行,但也是有底線的。有時候不是太嚴重的事情聖人都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個道理還是很明顯的。
但高家竟然觸及聖人的底線,竟然借着職位之便,私自向下走私食鹽。
食鹽對國家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全都掌握在官府手中,食鹽的開采,制作,加工,販賣,這些一系列都全部由官府承擔,少有的民間販賣也是官府授權才可以的。
當中的利益是很大的,也不是說戶部侍郎不能通過官府售賣食鹽得利,但這樣得的銀錢就少。
也算是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剛開始兩年,高經确實從其中得到了大量金錢,等到被利益沖昏的頭腦開始清醒時,想收手了,卻深陷泥潭不能自拔,這時候已經由不得自己了,牽一發而動全身,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當走私的數目也越來越大,直到數目大到一定程度時,自然就被發現了異樣。
走私食鹽,也讓一些地方的鹽價低的離譜,也有的地方高的離譜,造成了很多人吃不上食鹽,生病,貧窮,災難一樣纏着整整一個地區的人,可以說是民不聊生,整個地區烏煙瘴氣。
食鹽走私一案,也牽連到了許多官員商賈,聖上大怒,徹查此事,牽連到的官員,一律罰的罰,貶的貶,嚴重的處以死刑。
像高竟就屬于其中頭目,自然是處以死刑,連帶家族也連坐,除了嫁出去的女兒逃過一劫,高家就此沒落。
當然那些逃過一劫的女兒們,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在家中的地位不說下降一大截,沒有娘家的支撐,很多事兒,孤身一人,勢單力薄,再加上犯的事又很大,有些高家女兒直接被休棄。
這也沒有辦法,當初高經得到大量錢财時,他的子女也享受到了這些錢财的便利,不可能出了事之後,一點後果也沒有,整家族可以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甚至有些硬氣的女兒,一根白绫吊死了自己,可能也是覺得生活沒有了盼頭,這樣的後果,真是令人唏噓。
但當初這件事兒一報出來,就以急速發展,在高竟還沒有反應過來,安排後事時,一切就已經不可挽回。
這些當然少不了幕後推手,但如今這些也不可考。
這些不過是發生在梁康十五歲之時,期間短短兩個月,事情就塵埃落定,他的未婚妻也命喪黃泉。
如今梁康是單身兒郎,梁家在這件事中沒有任何損失,隻不過是倒黴的與高家有過姻親,但畢竟高家女兒還沒有嫁過來,雖然稍稍有點影響,但到如今這點影響也早已銷聲匿迹,還是有很多人盼着能與梁家結親。
雖然梁康是梁家二房的兒子,不是如今的當家人梁家三房的兒子,但梁二老爺與梁三老爺是親兄弟,兩個人的關系很好,畢竟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個道理人人都懂,
因此來到肖家的夫人也不在少數。
梁二夫人馮明珠身邊圍着的一圈夫人就是證明。
肖王氏帶着幾個女兒向馮明珠的方向走去,看到被圍在其中的梁二夫人,她笑着上前打招呼:
“夫人,今天我女兒出嫁,你能來真是蓬荜生輝。”
馮明珠看到肖王氏,也露出了一個笑容,從人群中走出來,來到了肖王氏面前,有意拉近關系,笑道:
“哪來這麼客氣?咱們家可還有親戚關系,你比我大,不嫌棄的話,叫我一聲妹妹。”
肖王氏臉上的笑容真切了點,自然接着話頭往下走,不過面上卻沒有露出太大變化:
“妹妹,這自然是我的榮幸。”
“哎,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