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把晉太/祖高皇帝的故事娓娓道來,不蔓不枝。
殷璋愛看書,高皇帝的事迹,他在天祿閣找出來看過。高皇帝是從馬背上打下來的天下,打仗的事迹沒什麼稀奇,不是輸就是赢,殷璋驚奇的是,他發現高皇帝有一個神奇的體質。
什麼體質?
先天義子聖體!萬中無一的體質。
據他了解,高皇帝喜歡到處認義父,他是以義子的身份起家。
高皇帝認的第一個義父,讓他從朝不保夕的流民,成為盜賊首領之子。打下一塊地盤後,義父死了。他含淚繼承義父留給他的手下和地盤,将盜賊團夥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地頭蛇,積累下大量财富。
他認的第二個義父,是一位生了七個女兒,博古通今,家中有數卷典籍的大儒。他求學心切,數次登門拜訪,大儒被他的好學之心感動,收為義子。
但誰知,天有不測風雲,義父死了,他再次含淚繼承大儒留下的七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典籍知識,以及各路人脈。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才俊。
高皇帝認的第三個義父,是一個沒有子嗣,卻野心勃勃,想在大項末年争天下的大将軍。義父死了,他當仁不讓成為這個軍事造反勢力的領頭羊,繼承義父遺志,争奪天下。
他認的第四個義父,是在天下隻有晉、容兩方勢力相争時,他認了敵對勢力容王手裡的一個謀士為義父。
謀士義父身在敵營,心在他身,給他送情報送資源。好景不長,義父死了,他含淚舉起為父報仇的旗幟,一舉将容王滅了,成功問鼎天下,建立大晉。
殷璋不止一次感歎,高皇帝他認的義父多,認一個死一個,百分之兩百的死亡率,他走的這條開國之路,是用多個義父的命鋪成的。
偏偏這些義父的死,他沒有動手腳,殷璋自己都覺得意外。什麼絕世好義父啊,氪命成全他的先天義子聖體。
天幕同樣火眼金睛發現了高皇帝的特殊體質。比起殷璋,天幕挖的更深,在天幕的爆料裡,高皇帝的義父人數變多了,從殷璋知道的四個增加到七個人,過程細節什麼都講了。
殷璋還能說什麼,小海豹鼓掌,佩服天幕抽絲剝繭的本事。
【平心而論,天底下能當開國皇帝的隻有那麼幾個人,每個開國皇帝都有他的拿手把戲,有些地方是可以相互學習的,高皇帝克義父的本事,别人打死也學不會。
距離我們最近的大慶康希皇帝,他死了三個皇後,一直認為是他克妻,懷疑自己是先天克妻聖體,他克死人的能力哪有高皇帝厲害。其實他大可以自信點,像咱們的高皇帝,他就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死掉的那些義父,不過是路上的些許風霜罷了。】
大臣們頭皮發麻:“......”
他們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生怕哪個皇子有同款體質,認他們當義父,獻祭他們,接受他們遺産,走上人生巅峰。
喂,至于嗎!
看到他們一副避之不及的模樣,殷璋嘴角抽了抽,對人不要有偏見,雖然高皇帝是有點氪義父們的命争霸天下的意思,但抛開事實不談,高皇帝的義父們死了,就他活蹦亂跳的活着,正好說明他命硬,啊不是,是他身懷天命!
永興帝無奈,他沒想到後世子孫連高皇帝沒有明文記載的那幾個義父都找出來了,這不是吃飽了沒事幹嗎,後世朝廷把他們喂的那麼飽嗎?
之所以沒記載,是因為他們不是被高皇帝當做投名狀送人,就是高皇帝過河拆橋把人坑了,太影響高皇帝光偉正的形象了。
等等,永興帝猛地發現一個華點,天幕把高皇帝扒的這麼幹淨,那他爹晉安帝愛哭的事,豈不是要天下皆知了?
天幕沒讓他失望。
【大晉第二個皇帝,晉安帝。安帝是曆史上最愛哭鼻子的皇帝,也是史書上記載哭泣次數最多的皇帝。
翻開他的史書,你看到最多的就是“獨泣”“掩淚”“嗚咽”“哽咽”“悲泣之”“哀恸哭之”“泫然流淚”“流涕不能止”等字眼,他是貨真價實的一個小哭包。】
永興帝沉默,死去的記憶突然攻擊他。太子在旁邊也沉默了,他幼時見過安帝,安帝當着他面哭的畫面,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極大的震撼,至今不能磨滅。
兩人無言,什麼話也沒說,靜靜聽着天幕講述。
公卿大臣裡,有先帝朝的老臣,那些曾有幸見過先帝哭的老臣,詭異的保持沉默,因為他們知道,天幕說的都是真話。
先帝,他真的很愛哭。
有時候朝上到一半,先帝就開始趴在桌子上哭,激動之餘,甚至還會跑下來拉着他們的手哭,感情充沛。
【大事他哭,小事他哭,好事他哭,壞事他哭,爹死了他哭,祭祖他哭,大臣死了他哭,有兒子了他哭,兄弟娶媳婦了他哭,開宴會他哭,過生日他也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