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文帝登基帶的那把劍叫天子劍,曆朝曆代的皇帝超級癡迷它。有了它,皇帝才是正統,它就是帝王象征。它不僅僅是一個給自己神話的道具,它更是代表着皇權天命。
天子劍象征意義多過實用,後世皇帝很少拔出來用過,但在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裡,天子劍用過很多次。有的是史書記載,有的是民間流傳,什麼斬蛇起義,夢中殺龍,還有斬殺奸人。
大頌朝的越飛死了,在民間傳說中,害死他的奸臣秦會就是被光文帝用天子劍殺了,這個說法流傳的很廣。曆史上秦會活到老,七十多歲死亡,而在民間傳說裡,他早死了,到地府給越飛賠罪去了。】
八皇子盯着殷璋腰間的佩劍:“它就是天子劍?”看着小了點。
大晉人人皆可佩劍,殷璋也愛佩劍,因為它帥啊。
殷璋:“八哥,想也知道它不是。”他成為光文帝的時候,他都是大人了,怎麼可能還會佩戴年幼時戴過的劍。
太子誇了一句:“這劍瞧着不錯。”說這話的時候,他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殷璋,散發着“想要”的訊息。
殷璋低頭将佩劍取下來,遞給太子:“大哥既然喜歡,那我就把它送給你。”太子送過他不少典籍,難得見太子有喜歡的東西,他自當投桃報李。
“那怎麼好意思。”嘴上這麼說,太子把劍接過去的速度一點也不慢。
永興帝清了清嗓子:“太子。”
太子拿着劍走過去和永興帝一起欣賞。
八皇子沒想到他慢開口了一步,殷璋的小劍就到了太子的手裡,他聲淚俱下,道:“九弟,我也想要你的劍。”
這話一出,衆皇子眼神熾熱地看着殷璋,齊齊出聲:“九弟!”
他們沒有想要那把天子劍,位格太高,給他們,他們還不敢要。他們就是想要殷璋用過的其他的劍,佩戴在身上出門,多有面啊,這可是光文帝用過的佩劍,他們不眼饞那是不可能的。
不獨皇子想要,大臣們也想要。
“我就是想沾沾九殿下的福氣,沒有别的意思。”衆人如此想道。
殷璋看着他們腰間的佩劍,一臉不解,這是什麼情況,他們不是都有劍嗎,怎麼還想要?
“我現在身上隻有一把,沒有多的。你們要是非要,那我回頭把我過去用過的劍找出來送給你們?”殷璋試探道。
“好好好!”皇子們聽到殷璋的話,小雞啄米點頭,臉上笑的燦爛幸福極了。
公孫達開口:“殿下......”
八皇子和三皇子對視一眼,拔高音量和殷璋說話,掩住公孫達的聲音。殷璋的劍不多,他們沒有拿到前,是不會讓别人來和他們競争的。
見狀,公孫達等人頗為無語,不是,至于嗎,這麼防着他們。
【光文帝用過的天子劍,在曆史上去向不明。說法多種多樣,有的說是大晉末帝給毀了;有的說是大魏忠臣李伯帶着它投黃河了;有的說是大黎唐從珂抱着天子劍自焚了。更甚者稱天子劍成精,飛升到天上找光文帝這位主人去了。
不管真的天子劍在哪裡,曆朝曆代的皇帝,不能沒有它,所以仿制業就興起了。
沒有真的天子劍,那就仿造一把,總之就是不能沒有。沒有天子劍,百姓不認同,會覺得這人不配當皇帝,這不是在胡說。
舉個例子,大蜀朝的開國皇帝司馬儀,他是以臣子身份篡奪,也就是竊取的大魏江山,是徹徹底底的鸠占鵲巢型背叛,沒有走正常打江山的流程,所以他名聲很差。
他上位本就不好看,名聲又差,然後誓言他是當面立,轉頭就破,他一個皇帝,帶頭說話不算話,影響很壞。
到這兒,其實對百姓的生活影響并不大,甚至可以說,沒有影響。
百姓接觸不到他,影響最大的是朝廷上的官員。那為什麼他是絕無僅有,經常被後人拿來當反面例子的開國皇帝?群嘲司馬儀,後世皇帝沒誰有話說,幾乎成為一種政治正确呢?
原因無他,他沒有天子劍。
他篡奪的大魏皇朝有天子劍,别管是不是仿造的,反正大魏皇帝手裡有天子劍。司馬儀他沒有,他覺得他是憑自己本事得到的天下,不需要天子劍來證明,他知道他很牛。
确實啊,不是誰都能鸠占鵲巢,難度太大,不信?你們設想一下,你一個打工人,你去篡奪華維公司試試?
司馬儀沒有天子劍,百姓不認可他,民間盜賊、起義、造反,什麼都有,他最後實在沒辦法,為了穩固統治,隻好亡羊補牢,乖乖“找到”天子劍,民間對他的非議才大幅度減少。
前些年國外有部大火的電影神戒,一個指環,還是有主人的指環,人人都來搶,你看那群人瘋狂的争那個指環,是不是不大理解為什麼,争來有啥用,但是将指環換成天子劍,你是不是瞬間就悟了。